用面实学,塑出未来。面塑是一种使用不同的塑造工具对澄面进行各种形象的刻画。面塑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面塑能够让小朋友们认识到我们日常常见的面粉还可以做出粘土的感觉,拓展了他们的见识以及激发了他们对于大自然探索的兴趣。同时面塑的手工制作课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7月12日,“食来运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赤坎国群幼儿园进行面塑的教学。


面塑课主要是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手在澄面面团上进行简单的造型捏造。老师先从小狮子开始教学,做的是狮子的脸。在制作之前,老师向小朋友们问了一个问题也引出了孩子们对于狮子脸部的想象。狮子的毛发应该怎样刻画?对于雄壮的狮子,一袭浓密的毛发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告诉小朋友们,狮子的毛发可以借用小剪刀进行裁剪,也要注意其中使用安全。然后就是小狮子的鼻子、眼睛、嘴巴……


拼接好之后,小朋友们开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拼成了可爱带着黑黑长须的小猫;有的拼成了毛毛虫;有的拼成了霸气侧漏的奥特曼。捏造的各不相同,不同的小朋友有各自的想法与个性。他们所想都倾注在他们的作品当中,不同的造型,不同的颜色,都是他们自己独特的“语言”,也是他们美好的童年记忆。

面塑课是一种结合面粉食用原材料的一类“美育”课程。面塑旨在让小朋友们重新认识面粉,了解到原来面粉也可以像粘土一样好玩,了解到面塑这一传统民间技艺的独特之处。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面塑的历史以及传统文化。面塑课程的开展拓展了“美育”的教学形式,采用生活食用材料引导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同时动手实践贯穿整个课程,能够让孩子们积极投身生活劳动。通过面塑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美感知能力更强,动手实践能力更强,对于日常一类食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助于身心发展,推动“德智体美劳”的目标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以青春之火,燃青春之焰—记重庆示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实践活动2022年7月2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团队在丰都镇包鸾县迎来了三下乡志愿活动……
吴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暖暖三下乡,精彩表演时——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团队汇报表演2022年7月20日,为了展示志愿队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成果,完美收官此次三下乡志愿活……
龙清财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不散场,鸾乡存心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为响应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并展现志愿者们……
徐光贤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于乡,歌舞飞扬——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7月20日上午十点,为了展示七天以来的教学成果,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
钱姚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包鸾乡,携手“鸾妈妈”共创美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汇报表演秉承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理念,重庆师范大学“青春……
彭婉莹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启梦鸾乡—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汇报展示活动为给丰都县包鸾镇群众送上夏日的清凉与欢乐,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助力包鸾镇儿童的……
曾裔郎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鸾鸟彩凤朝阳而生——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汇报演出为向包鸾镇群众及展示本次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成果,给当……
郑力源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鸾乡,扬帆远航——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鸾乡”留守儿童红色宣讲暨三下乡成果汇报展示为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帮助,让文化教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
闫宇菲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