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前辈,也属于后辈。6月30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赴南通开展文化传承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海门市进行“色织土布”、“宝葫芦”、“海门山歌”调研与传承活动。
“拾遗·寻梦”团队着重学习土布制作程序、宝葫芦制作工艺与欣赏海门山歌文化和表演。
复杂的土布工艺与精致美丽的土布衣裳、饰品使同学们心旷神怡,“色织土布”也承载着海门人民对艰难困苦不怕不服的精神。预示着“福禄”的“宝葫芦”色彩鲜艳、制作细致入微,使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葫芦顶级的色彩搭配与炉火纯青的技艺。“海门山歌”作为此次活动的重点,团队有幸采访到了非遗传承人宋卫香女士的学生,关爽爽老师,并欣赏到了海门山歌剧表演,其魅力使成员流连忘返,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纺织非难事,重在心境高。
“织布不仅仅是织布,里面蕴含许多道理。对于女孩子来说是女道,对于男孩子来说就是儒师道。”陆晓冉老师讲述织布内涵。色织土布以蓝、白、黑色为主调,显出整体沉稳、内敛、质朴、雅致。尤其是其特色的方正格子款式展现的画面,就给人以清白、淳朴的印象。除了基础的蓝、白、黑色之外,现在工艺也大胆使用鲜艳的颜色以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可以用于喜庆、节日场合穿着。
在中国古代织布技艺上有一种说法,织机上综片页数越多,织布的难度越高,而色织土布的页数多达几十上百页,可见其技艺之复杂与困难。同时,色织土布的成品又不同于其他织布,其他织布的成品多为多块不同颜色布料拼合而成,而色织土布在织布时便用不同颜色丝线纺织,所以制作成品时无需其他布料,只需一块布即可。
图为陆晓冉与团队成员交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葫芦与书法,皆为上上品。
葫芦的谐音为“福禄”,是吉祥的象征,因其造型奇特,故常被用于雕刻工艺品,深受中外爱好者青睐。团队有幸来到海门区天补镇拜访陈宝龙老师,陈老师为人和蔼,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展示自己精致的作品。平时只有书上、网上才能见到的作品,如今就真真切切的摆在自己的面前,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多欣赏一些。
“在我看来,本以为陈老师最得意的作品是他的葫芦,没想到他的书法才是深藏不露。”团队一位成员感叹道。陈老师的善本“百寿图”、“百福图”等作品深受百姓喜爱,常常被用于在国家级、世界级展览会上展览。
图为陈宝龙与团队成员欣赏葫芦工艺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山歌细细赏,百姓恰恰闻。
“其实了解海门山歌就是已经成为了它的一部分,海门山歌本来就存在于每一个海门人的心里。”关爽爽老师告诉团队成员们。现在的海门山歌不同于以往歌曲的形式,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山歌剧的形式,更加被现代社会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相比与古代的一首渔歌、一首田野歌曲,现在的形式更容易流传下去。
海门山歌也如同海门本身一样,海门从前还是一片沙洲,在海门人的辛勤开垦下才有了后来的繁华;海门山歌从前也只是劳动时哼出的曲调,什么样的劳动形式就有什么样的曲调,是勤劳、富有开拓精神的海门人赋予了海门山歌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海门人民创作了无数首信手拈来的歌曲,口授相传,经久不衰,传承到现在的歌曲无一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哼唱海门山歌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劳动时或是闲暇时哼上一曲山歌,便会倍感身心愉悦。
图为团队成员浏览海门山歌文化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杨周波 摄
“拾遗·寻梦”团队在此次调研活动感受到了海门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温暖,不仅是色织土布的雅致、宝葫芦的精致、海门山歌的欢愉,还有创造这些的海门人民的勤劳、肯吃苦的精神。团队认识到继承、发扬非遗文化需要责任、担当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团队成员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法宣传海门非遗文化,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到、学习到真正的海门非遗文化与海门人民的精神财富。
图为团队全体成员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彭雷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3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