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有活力的团体,又经历了完整的教育,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为了调查西部普通话使用情况,将自身所学融入到实践情况中,在实践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奉献青春、责任与担当,助力民族地区推普攻坚行动,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我和普通话有个约定”援疆推普实践团队来到新疆省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红墩镇多拉特村开展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扎根乡村一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力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文化软实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在检查西部地区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越 摄
志愿者们在多拉特村和当地的老师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我们的普通话”主题活动,以小班教学的模式,遵循自愿参与、鼓励参与的原则,欢迎家长儿童一起参与。在“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将教学进度分为经典诵读和古诗词传唱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教学内容,纠正边疆孩子们平翘舌音等错误,同时适当选取红色党史著作,在进行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宣扬红色文化。第二部分则选取经典的诗词作为教训内容,先教孩子们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再教其吟唱,诵唱结合,既提高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表达能力,又借助音乐的形式强化他们的记忆,同时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课之余,志愿者们还利用空闲时间按人员批次召开了三场“小小讲座”,主要召集村里的小孩子和正在带娃的“大孩子”,宣讲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积极创设学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环境,调动孩子们本身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和兴趣。为了让讲座办好办实,真正取得成效,志愿者们特选出三名有相关经验的队员,组成临时宣讲组。精心设计讲座内容,同时在讲座中安排了数项趣味小活动,有“传话筒”“拼汉字”等为小孩子单独设计的活动,也有“你写我猜”“对对子”等亲子活动,力求让讲座不枯燥、有趣味、有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进。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正是国家文化魅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普通话的宣传推广和教学过程中,短短的志愿服务时光很快过去,一天里,实践团队分班共同完成了十五节课,共同完成了三场讲座,为了让志愿服务持久发挥作用,志愿者们决定发挥自身对于中小学生的带动作用,先帮助其更好的认识普通话、更加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发挥小中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带动作用,做到大手先拉小手,小手再拉大手,手手相拉,心心相连。
本次援疆推普社会实践之旅,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增强了志愿者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增强了志愿者们感恩家乡、回馈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在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所有人都能从从本次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深入推进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切实发挥好语言文字在传承中华化秀作统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全社会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健康发展。此次实践活动为多拉特村民送去便利的同时,也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志愿者的时代担当,志愿者们都表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运送一缕火苗到需要的地方去。
图为志愿者们出发时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莉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3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