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前头,当先锋——对河村书记谈乡村振兴

来源:湘潭大学法学院 作者:伍钰栋 李岚

乡村振兴,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人”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奔向“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河村“带头人”如何运用红色文化实现乡村振兴,切实感受湘潭大学如何与对河村密切合作实现“校地共建”,2023年7月11日,湘潭大学法学院赴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调研团来到了对河村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书记周元保展开了交流。

2023年7月11日下午,湘潭大学法学院赴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调研团队采访了对河村党支部书记周元保。对河村是塘田市镇的先锋示范村,成员们以对河村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开发为核心,以文化、经济、民生为视角,充分了解了近年来对河村依托红色资源,踔厉奋发,谋求发展的复兴之道。

一、增强红色“引领力”,让精神火焰“燃”起来

党史是我们的红色基因,塘田战时讲学院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研学胜地,更是塘田市镇村民们的红色血脉的渊源。

塘田战时讲学院培养了几百名抗日干部,以“一元钱精神”为代表的模范精神带动了周围的村民,乃至全国各地。以文学家张天翼、文学史家谭丕模、语言学家曹伯韩、哲学家李仲融、作家王西彦、国学家吴剑丰、科学家陈润泉等为代表的大家,毅然放弃每月几百大洋的高薪,前往塘田战时讲学院授课,积极投身抗日活动,即使每月只能领取一块大洋也毫无怨言,这就是“一元钱精神”的来源。

“我来对河村做书记也是受到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我的孩子们已经参加工作有些年头了,我自己早先年也是创业的,物质追求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一个人富不代表我们这个地方富,要带动整个对河村大家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时至今日,“一元钱”的故事仍在塘田市镇被人们口口相传。这样的拳拳赤子心、昭昭爱国情感动了对河村的人民群众,更感动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新时代,对河村更应积极拥护党组织的领导,弘扬“五老”精神。因此,对河村安排了面向广大社会群众的“五老”讲授红色故事活动,定期在塘田战时讲学院进行。可见,塘田战时讲学院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员提高党性的绝佳去处,更是基层人民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时代征程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释放红色“生产力”,让群众生活“富”起来

对河村的村民们要想富起来,必须充分利用好红旅资源,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短短三年内,对河村换了新面容,有了新气象:挖掘了塘田战时讲学院的红旅资源、建起了文化长廊,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焕然一新;开辟了红旅新路径,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共党员慕名前来研学;旅客数量从熙熙攘攘到如今客流量越来越多、从不愿停留到愿意多住几天;《烽火塘田》电影顺利录制,已经成功试映……

“红色走廊周边的土地已经征收完毕,正准备建设商铺,今年下半年建不好,明年之内一定要把它建好,让人民群众方便做生意,过上好日子。”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升。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满起来,“钱袋子”鼓起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不断提高。

对河村需要的还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大学生,来这里多走走、多看看,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比起其他手段,大学生的带动能力更实在、更广泛、更有效。

三、唤醒红色“凝聚力”,让校地共建“兴”起来

“在一次会议上,我积极向湘潭大学的老师们阐述了那时塘田市镇对河村的情况,非常希望他们能够来帮助塘田市镇对河村的人民群众,改善民生。”当前,湘潭大学的樊军书记、董曙光老师和李明老师驻扎在对河村,助推校地共建、实行定点帮扶。

今年暑期,湘潭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对河村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对河村存在路灯少、夜间行走不安全的问题,因此,湘大的老师们筹集了部分资金,土木专业的学子们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勘测,算出所需路灯的总数量,为后续路灯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湘潭大学土木专业的学子们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敢吃苦的精神,无惧酷暑,直奔山间地头,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科学规划农田灌溉用水线路,为解决对河村村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湘潭大学对对河村的帮扶不仅体现在这些看得见的方面,还体现在一个虽然看不见的、但却是最根本的方面——教育。在湘潭大学法学院赴对河村暑期调研团的帮助下,对河村顺利开展了第一期公益学业辅导活动,帮助当地的中小学生答疑解惑,得到了对河村村民们的热烈支持。这样的公益辅导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每年暑期前往对河村调研的湘大学子将进行线下帮扶,线上的辅导将一直持续,作为常态化的项目。

未来,湘潭大学会继续和对河村密切合作,开展帮扶工作。一批又一批的湘大学生也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继续为对河村的发展建言献策,以红旅资源为核心,贡献青年人的智慧,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37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索清漾——江山如此多娇

人人都说江南好,江南之美藏在柔情似水的古镇小巷之中;江山如此多娇,娇媚的是青山环抱的清漾毛氏古村。2023年7月5日上午,我们“蓉华微漾”队乘坐大巴,来到了江南毛氏发祥地——江山清…… 马怡晨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廉洁成风,清白传家

于浙江省江山市的清漾毛氏一族,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清漾毛氏家族兴盛,逐步发展壮大为江南毛氏主系,江西吉水毛氏、湖南韶山毛氏、浙江奉化毛氏等江南毛氏望族均源自清漾。图1清漾古村…… 沈诗睿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漾古村——江山上的一颗明珠

2023年7月4日我们从温州芙蓉古镇来到了衢州江山清漾古村,是什么促使我们在烈日炎炎下坚持来到这个山村,是一颗希望向党员看齐的一颗红心。清漾听着名字就有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清漾古村是…… 冷宛偌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以文为翼,古今融合,助力清漾

7月5日,“蓉华微漾”线下小组到达清漾古村进行探访工作。此处古村落享有较大声誉,为开国领袖毛泽东聚居地、江南毛氏发祥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保存有完好的清同…… 程甜甜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古+未来,倾力打造特色品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蓉华微漾”小队再一次出发,踏上了新的探索未知之旅,此行的目的地是坐落于江山石门镇的毛氏发源地——清漾村。清漾村地处江郎山北…… 陈媛梦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蓉华微漾”实践团队于清漾村展开实地调查

2023年7月5日星期三,中国计量大学“蓉华微漾”走进古村落实践团队到达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并展开实地调查。该日上午8:30左右,小队到达中共清漾村支部委员会处,见到了清漾村…… 陈宇乐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兴礼让之风,成敦厚之俗

一路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南部的清漾古村,村落坐落在农田和低丘的怀抱里,平凡而恬静美好。出人意外的是,清漾不只有古村落的庄重,还有扑面而来轻快的现代气息…… 陈添翼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留在古村落中时间的痕迹

7月3日,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蓉华微漾”在温州永嘉芙蓉古村开展双重视角下探访古村落主题活动。芙蓉村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南,距温州市区40公里;是一座…… 李晗煜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寻访党员故事,倾听红色故事
此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追寻红色记忆,讲好当时思政”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到访的是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汇村。在来到三汇村之前,实践团就从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到在三汇村这里有着许多为人称道的党员的先进事迹…
“丹青逸笔青绘芳华“暑期社会实践
2023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博爱青春”——“丹青逸笔,青绘芳华”第三天墙绘活动顺利开展7月8号上午,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丹青逸笔,青绘芳华”乡村主题墙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体志愿…
社管院支教篇:认识指纹
2023年7月11日“名漾”社会实践队为支教的高年级课程开展了一堂引人入胜的指纹学习课。这一课程旨在贯彻科普和安全教育的目的,向学生们介绍指纹的类型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课堂上,实践队成员通…
化学与安全并行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2日电(通讯员焦玉凯)下午2:30在乐陵市铁营镇兴隆花园开展化学实验科普活动。本次支教课程分为“瓶子吹气球”“会变色的花”“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在课堂上,陈玉琦老师为同学们带…
欢乐的折纸小课堂
为助力乡村文化教育,在7月11日上午,作为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社会实践队成员谢竹媛,在雷州市唐家镇元奏小学开展了折纸课堂,该课程是为了开发多元化课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
乘七月之风,启爱心之旅
“小孩使世界扩大,使隐藏着的东西都显露出来“,老舍如是说。经过这两天跟小朋友们的接触,我逐渐感受到了童心的难得与可贵,我也慢慢看见了孩子们眼中纯净的世界。今天的第一节课是英语课,我作为英语老师…
点巫溪之火,汇塘垭之光
点巫溪之火,汇塘垭之光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全面推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课堂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相关政策,7月4…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我把大山的绿色看作蓄势待发的希望——赴恩师来凤支教有感
本网讯(通讯员苏嘉文)7月6日,带着我们蜿蜒而上的面包车终于缓缓停下,我们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终于到达目的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大河镇,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支教生活。7月8日,我们正式开课。早上7:3…
燃文化之薪,延传承火炬
——源建里社区宣讲成功举办(通讯员易榕2023-7-12)多彩艺品纷呈,千年华夏记忆。非遗,是一道有温度的文化符号。为向社区居民宣扬非遗文化,使他们了解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2023年7月12日,湖北师范大学先锋实…
湖北学子三下乡赴鄂州·下乡暖童心,点亮微心愿
湖北学子三下乡·下乡暖童心,点亮微心愿大学生网报7月12日鄂州电(通讯员石佳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北纬30度·寻萃社会实践队八分队支教第二天随着落日的余晖完美落幕。今天,学生们在兴趣课中与老师建立了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