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对话非遗传承人,讲好凤翔泥塑故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 作者:冯鑫

色彩浓艳夺目、造型稚拙夸张,给人强烈的地方特色,这是凤翔泥塑的初印象。2006年,凤翔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余年的保护与传承下,凤翔泥塑正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向世界展示独属于她的魅力。为揭开凤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讲好凤翔泥塑故事,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暑期实践队来到六营村,与非遗传承人胡锦伟展开交流,体验泥塑制作全过程。

六营村,村民以制作泥塑为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泥塑制作、观光旅游一体化的泥塑村。上午,实践队抵达泥塑村,在村内分发调查问卷,针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展开非遗传承相关调查。队员分组展开调研任务,游客组主要调研游客对于凤翔泥塑的制作、传承现状、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居民组主要调研当地泥塑营销现状、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看法。顶着烈日,六位实践队成员经过一上午努力,共计分发100余份调查问卷,得到较为全面的结果。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凤翔泥塑传习所,学习泥塑制作工艺。深入泥塑制作工作室,实践队成员发现泥塑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被分开,由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工序,保证泥塑的每一个流程都有最适合的、最熟练的手艺人负责,最终的成品质量才能有所保障。据介绍,凤翔泥塑是由当地观音土特制,经过砸泥、造型、制模、粉洗等13道工序制成,层层打磨方能得出最后美丽夺目的泥塑作品。实践队成员具体学习了泥塑擀泥饼和上色两个工序。“泥饼需要擀得厚薄适宜,尽量保证在3毫米左右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传习所内的手艺人介绍道。在体验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要想做到厚薄适宜并非易事,一下用力过猛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成员孙润青发现泥胚中混有均匀的棉絮,询问后得知,这是一种使泥胚更好成型的技巧,是前辈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结果。泥塑上色过程让成员们感触颇深,现在纯白色的泥胚上用黑线勾勒,再用各色鲜艳颜色上色。“泥塑原本是黑白的,经过上色这一道工序,泥塑仿佛活了过来,变得灵动可爱。”成员孙若雪感慨道。“凤翔泥塑偏爱用大红色,将这种颜色赋予泥塑时,它们就像是被注入了血液,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手艺人如是说道。这是一种生长在黄土高原,由黄河灵魂孕育而出的灿烂生命。

学习泥塑制作之后,实践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胡锦伟展开了对话,了解传承人眼中的泥塑。胡锦伟是当地较为年轻的非遗传承人,“90后”选择回到乡村,沉下心来投身于非遗传承的人并不多,问及选择凤翔泥塑的原因,胡锦伟说道,“凤翔泥塑对我而言是从小陪伴长大的朋友,耳濡目染下,泥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选择从事非遗传承是兴趣使然,从某些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创业途径。”他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现今泥塑的传承发展现状,从他的角度阐释了泥塑发展的市场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传承发展,重视构建文化自信,泥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得到了较高程度的保护和发展。胡锦伟和他的父亲胡新明一直致力于用创新方式发展泥塑,坚持守正创新,将传统与创新融合发展。例如选用更柔和的色彩绘制泥塑、设计更可爱的泥塑形象,推进泥塑走进新时代。但发展问题依然存在,泥塑生产户多样,质量不得保障;商户间竞争激烈,难以得到较好调控。对于大学生开展的暑期调研活动,胡锦伟也提出:“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泥塑结合起来,推进泥塑营销、制作优化等方面发展才是真正把调研活动落到实处。”

“泥土是万物之本源,之归宿,重生之圣地。只要有泥土的地方,我就会像一颗小草一样灿烂地生长。”非遗对于传承人意味着什么?这是最好的回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入申酉坪中心小学,打开七彩假期初步篇章
大学生网报恩施州7月11日电(通讯员伍爱妮)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七彩爱之光社会实践团队与下午两点二十四在高坪高铁站集合,队长交代注意事项后,集体乘坐大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往湖北省恩施州建…
心之所向,迈之所路
这个暑假,作为大学生,我第一次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情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出发时的雀跃,再到过程中的感悟,一路上可谓是收益良多。今天是下乡的第二天,我的任务是去市场买菜,所以早早起床跟着小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宣讲团到新宁一中开展理论宣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宣讲团到新宁一中开展理论宣讲7月7日—8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言中国梦宣讲团走进新宁一中开展理论宣讲。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责任在肩,反复演练
大学生网报恩施州7月11日电(通讯员孙婉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响应“扶贫先扶智”的号召,让大山深处也能做出教育的高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来自湖北…
有惊无险的一天
本来我以为今天第一节是子豪师兄的课,我只是助教,结果吃晚饭的时候,只和师兄告诉我第一节课其实是我的,本来我打算下午的时候再去理顺一下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但是临时发现自己的没有看准信息导致了…
少年可言,必将有为
大学生网报象山7月11日电(通讯员顾心熠)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素质是人才的根本。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师学子三下乡:支教之行,不忘初心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于7月3日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在此…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成就梦想 认真助力课堂
大学生网报恩施州7月11日电(通讯员王海蕴)为积极响应国家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农村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教育活动,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新农村实际相结合,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宣讲会社区环境调查圆满结束
(通讯员吕涵文2023-7-11)为确保队伍暑期下一次工作的顺利展开,2023年7月11日,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实践队拾光实践队宣讲会社区环境调查圆满结束,本次带队队长胡会,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拾光实践队全体…
“希望之星”暑假三下乡:志愿与心,服务与行
大学生网报京山市7月11日电(通讯员黄初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