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杭城四十度的高温下,大多数学生在空调房中享受着假期,而有这样一群人却顶着烈日穿梭于南宋都城的大街小巷中,调研、拍摄、采访、记录……他们是浙江大学杭城地名社会实践小组成员,经过多日的前期筹备,他们开始此次实地考察的征程。
寻东园老巷无获,访雪岩故居受阻
东园巷,居民区。这里不需要其它过多的描述,想象一下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区便能知道此地的风貌。菜圃桑园不复存在,仅有东园巷这个名字依然坚守着它昔日贵为南宋御园的骄傲。
大树路,围墙。我们惊喜地在一片小广告下发现关于大树路的传说和东园十景的诗词。即使是文化传说都不能自恃年高,还得仰路人之鼻息,你看他对你是有多大的恩情,还为你留了苟延残喘的余地。由于大量的广告痕迹,我们只能无奈地放弃对此地的取景,也即是放弃这里唯一的收获。
元宝巷,胡雪岩故居。门票、解说费、拒不接受任何采访。不知道元宝巷本意为何,但是在这里格外说的通,可能本就是生财之处吧,也算是赋予了传统地名新的时代意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与车水马龙的大路仅一屋之隔的元宝巷,狭长的甬道还保留着淡雅宁静的历史气息。虽然宁静不过是冷清的文艺的说法,但是每想起被导游的扩音喇叭所支配的恐惧,冷清一点倒也是好的。
看御街百年老宅,听商区风雨新声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谈古都文化,寻杭城历史,不得不到古杭州的“皇城根儿”——河坊街一探究竟,这里曾是南宋都城的文化和经贸中心。
作为本次社会的古都团队,我们一早便拜访了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山上的游客中心。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尤其是一张杭州的古地图对我们本次的调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随后我们采访了工作人员,主要就前期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河坊街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商业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增添许多新的元素,这难免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一面墙上大大的“老北京炸酱面”几字与这杭城古街有几分格格不入,麦当劳、佟小曼、泰芒了等现代连锁商铺纷纷入驻,给这条百年老街带来生机的同时也不经让人产生疑虑,这还是我们所探寻的古迹吗?
至于那些卖着杭州特产的店,别的不说,像是丝绸制品,在河坊街巨大的房租压力,性价比也许还不如某宝上的来得靠谱。这样的河坊街,未免有借历史噱头来招揽游客之嫌。我们来到这条街,为的是它历史悠久的盛名,还是我们所期待的历史气息?我想至少不会是它古朴建筑下与他地无异的商铺吧。可喜的只有几家老医馆,进去之后还能闻到安神的药香,见识到古时的抓药和挂号方式。
我们询问了工作人员的意见,作为旅游管理出身的她表示河坊街自它诞生以来,就是作为一条商业街,商业活动才是这条街的主旋律,虽然历经岁月变迁,店铺的形式有所改变,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应该也是河坊街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们对自己向往的东西总是容易苛求,有古色古香的房子,便期待房子里也是古色古香的人。那样的景象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 ,这是不够现实的。在大量传统工艺渐渐失传的现在,要想保留传统的店铺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可以,想必代价也非常的昂贵。而我们又不可能为了保留一些历史古迹而去逆整个历史的洪流,不说这样是否可行或是否愚蠢,单讲发展本身便是一种历史,是在漫长岁月中唯不变的精神。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追寻文化古迹呢?我想更多的是对于那种岁月静好的安宁的渴望吧。正是因为古迹有一种回避现世的感觉,所以能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偶有内心平静的感觉。
而对当地的居民而言,古迹则是更多了一些陪伴的意味。希望保护古迹,除了是一种对过去记忆的存留,还告诉着人们即使社会变更日新月异,始终有这么一块地方不变如斯。它会陪伴你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不会让人陷入“恍如隔世”的慌乱。就像百井坊巷的四口旧井,它们已经不再有取水的作用,也无法再现“百井”的辉煌。但是它们只要再那里,就告诉了与它曾经朝夕相伴的居民,他们和井一样,没有被遗弃在岁月之河中。所以其实对古地名的保留,起到的更多是一种安定人心的作用,它们镇着一座城市的根,不去妨碍它的发展,但也不让它迷失在日渐喧嚣浮躁的都市生活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