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5日在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起凤社区进行对当地垃圾分类的了解和宣传。
7月5日,常州工学院“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决定去走访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起凤社区的一栋单元楼,了解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此次活动以“生态文明梦,你我齐同行”为主题,旨在提高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并邀请专家举行宣讲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在该活动开始之际,“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做了大量的准备,策划活动的具体流程,准备活动所需的垃圾袋和环保袋,横幅,宣传册,调查问卷等物资。
于是,“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张孙钰为首的成员们带着笔记本和笔,敲开了第一扇门。这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疑惑地看着这个小分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麻烦。小分队成员安冉解释了他们的身份和来意,她有些警惕地拒绝了采访。但小分队成员们并没有放弃,继续拜访了其他居民,但大部分人都以各种方式拒绝了采访。期间,小分队队长张孙钰一直在安慰并鼓励团队成员们不要气馁。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们采访了一个环卫女工人,这位女工人表示该社区一直在推行垃圾分类,可一直没有什么效果,他们环卫工人打扫的也很辛苦。环卫阿姨的说的话如醍醐灌顶,该团队成员们顿时意识到了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来推动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于是,小分队决定在社区举行一次垃圾分类宣讲会,邀请了一位环保专家来给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宣讲会那天,社区的活动中心挤满了人。首先开场的是一个宣传片。“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宣传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话。其次,在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张孙钰的介绍下,热烈欢迎了宣讲专家。然后,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专家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提问环节也非常热烈。在演讲的同时,团队成员们也邀请社区居民填写《公民生态价值理念调查》 问卷,并发放宣传册、环保袋等宣传资料,向周边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绿色低碳、节约用水等日常环保知识,引导居民们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参与环保实践等文明行为。
宣讲会结束后,“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杨雨珊趁机向专家表达了团队的担忧,向他表明了该社区垃圾分类一直推行,但是没有什么成效,询问专家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为后续活动进行参考和调整。专家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增加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的奖励机制,以及加强垃圾分类的监管等等。
听取意见后,经过“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们的仔细思考,以及整理的调查问卷结果,形成的数据表,分析了垃圾分类的现状、不足,并借鉴其他省份地区、其他国家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工作侧重点安排。最终将一些建议写进了该社区的公众号文章中,并向居民们提出了倡议。希望该社区的居民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大家共同生存的环境。
除了采访和讲解,该宣传团队还设计制作了宣传海报和内容为“一草一木凝聚水城美景,一心一意建设生态文明”的横幅,并在社区内进行张贴和悬挂。这些宣传物料,不仅提醒着居民们关注垃圾分类,也进一步推动着社区的环保氛围。
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许多居民表示,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
图为”生态文明梦“之返家乡社会实践在出发时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张孙钰在单元楼对居民进行采访和宣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