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由岭南师范学院组建的“同心振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河源市埔前镇坪围小学开展主题为“花式支教、党史下乡”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的对象主要为四五年级的学生,实践队队长梁嘉宝表示希望通过诗歌知识进课堂这一课程让乡村的孩子们领悟到诗歌的魅力以及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实践队成员李力耀首先从双声、声调、叠韵、音节、叠声等向学生讲述了汉语的相关现象,告知学生双声叠韵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声母相同,且两个字的韵母也相同,叠韵是指韵母相同的两个字构成词等等,并说到他们在诗歌中比较常见,而恰当地使用这些有利于增强联语的音乐美。

紧接着实践队成员李力耀以《沧海诗话》的“南宋严羽:诗者,吟咏性情也”来向学生们阐述了何为诗,表示诗歌即附以音韵的哲思述情之语,并从西周到近现代向同学们讲述了每个朝代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以及他们分别隶属于哪个派别如: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等等,让学生对诗歌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实践队成员李力耀向同学们介绍了顾城诗歌里的《星月的来由》和《烟囱》的写作手法,队员李力耀用一支笔和一张纸来向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所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星月的来由》是一首朦胧派诗,描述了树枝和月亮与光明的精灵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成员李力耀告知同学们《烟囱》这首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出烟囱的高耸。
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课堂的互动,大胆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通过与古代诗歌的亲密接触,他们发现了古人智慧的瑰宝,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同心振乡”社会实践队希望诗歌知识进入课堂这一支教活动能够给乡村的孩子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盛宴,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够关注到乡村的教育问题并能够为乡村的孩子带去更多资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天是7月27日,也是我们在徐闻的第17天,在得到民宿老板娘的同意后,我们准备借用民宿的厨房,自己来做一顿海鲜大餐。我们一行人坐电动车来到了徐闻当地镇上的一个小市场,随说小,但却“……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26日,南极村在未来民生方面,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国家要以发展经济为民生之根本,坚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民众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民生保障,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的购买力增强,这是的百……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也许是当前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钢筋铁骨阻隔了人的温情传递,才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的初心与使命担当,选择了独自绽放生命。我也曾幻想有没有人给我雪中送炭,“饿中送饭”,但现实总……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5日,队伍稍作修整,撰写《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调研总结书。目的正是为了搭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平台,让青年学生在公众号上抒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民族……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选题通过对徐闻南极村及粤西地区红色研学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全方位红色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发展模式,使红色文化教育走进民众……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调研发现,南极村作为徐闻的第一党支部,在革命史上有首创地位,有专门的讲解员对伟人事迹和革命历史进行讲解,存有大量革命史料佐证历史真实性,配备视讯会议场所供大家讨论学……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队伍发现村民们大多数对于南极村的党史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外来游客对南极村的虽然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对南极村的党史有浓厚的兴趣。南极村的村民们在采访中发现他们十分乐于分享……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本队伍于南极村及其周边海域开问卷调查活动。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启渡点的这片海域,是党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的一片净海。这里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尤其在这建……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