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历史,五千年上下农耕文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为了解农耕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实践团队成员积极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6月21日,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强国有我”服务队来到了花山村进行调研。 花山村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交流地,村内设有农耕文化馆,增强了当地村民对农耕文化的理解。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花山村,跟着负责人来到了农耕文化展览馆,看到了许多传统农耕工具,传统农作物以及各类文化遗产。一天下来,在负责人的带领与介绍下,团队成员收获了许多,明白了传承的意义。
初见花山村
在经过数个小时的车程,团队成员来到了花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庄。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跟随负责人的步伐,他向我们介绍这些年在村长和村民的一起努力下,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美好村庄。大家一起齐心协力,集思广益,都是为了村庄更好的明天。在花山村的路上走着,能清楚地感受到独属于花山村的美丽风景。
观古今历史
在路上看见一位老爷爷在路旁坐着,笑眯眯的,好像对这一切都很满意。我们和他聊起了关于这个村庄的故事。起初,花山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慢慢的,花山村在全村村民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小农村。人人安居乐业,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
在和爷爷的沟通过程中,听到了许多小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感概万千,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也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我们认为,小小的村庄的发展正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在近几十年里,实现的村庄的大蜕变。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一起看古代农耕工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臧思含 摄见今朝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要回顾历史,借鉴历史经验。除了农耕文化展览馆,每一位时间成员都带着沉重的心情,以前的农民只能靠双手以及汗水去创造属于农民的财富。他们一步步地精化工具,创新工具,创造出农业的辉煌。如今,农业作物已经几乎摆脱了人力,取而代之的是大型作物机器,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科技的进步是时代的进步,造福大家。在现代机器的帮助下,农作物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富饶。
最后,踏出展览馆,踏出花山村,迈入新的征程。
在负责人的介绍下,也对农耕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农耕文化是长期形成的农耕风尚,风俗,不仅包括生产工具,也包括谚语、农事节日等,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经历,我们认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首先,以农为本,让农民们感受到快乐。我们作为子女的也要多回家陪伴父母。其次,我们要注重农耕文化,让农耕文化传播的更远,更富有光芒!同时也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将书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我们也要为乡村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乡村事业蒸蒸日上,人民过上好日子。再回到家乡后,我们也会努力为家乡作出贡献,实现家乡的进一步发展。
以农促发展,助力乡村建设!(通讯员 李娟娟 靳真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