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尘雾之微,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能增辉日月,缕缕热忱而温暖的海流彼此相逢、交织,汇成炽烈的红浪,汇成吉首大学的“红浪”理论宣讲队,积极投身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吉首市太平镇深入开展为期七天的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政策宣讲、第二课堂进校园、助力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切实走向武陵山腹地,走入基层乡镇,走近村民群众。
图为宣讲队成员讲解助学政策 冀宗妍摄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时,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我主动报名,积极投身于本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庆幸能够加入到 “红浪”理论宣讲队当中,能够与当地的人们相识相知,而岁月骛过、山陵浸远,七日时光不过须臾之间,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然踏上返程的路途,挥手作别这方自然而灵秀的土地,凝望着闪烁微光的手机屏幕,凝望着屏幕之上当地学生发来“袋鼠哥哥希望我们明年还能再见”的约定,不免有怅然之情涌上心头,此行如若梦的泡影,转瞬即逝,而期间收获与经历却又是真真切切,铭记于心的。
初次踏上这方土地,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淳朴而自然,这个距离吉首市区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小镇,恍若遗失在山陵间的明珠,没有都市里剪裁过的风景和粉饰了的浮华,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匆匆与喧嚣。我未曾体会过此般诗意小镇,诗意得仿佛放缓了时光,溶溶月色透过云翳,清晖了如雪,青砖黑瓦上投着泡桐树的影,疏影横斜,朦朦胧胧,隐隐绰绰,左邻右舍在傍晚熏风里悠哉悠哉地拉着家常,偷得浮生半日闲。夏蝉鸣于空林,伴着柴门犬吠,远方屋内鹅黄的暖光笼着轻哼摇篮曲的母亲与梦中喃喃呓语的稚童,诸如此类,皆是在这方土地所不期而遇的温暖,亦是我行走于人生这漫漫长途中生生不息的希望。
七天的历程,我们深入走访居住在太平镇周遭的村民居所,针对党的二十大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现状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与当地村民之间拉家常般轻松自然和谐的对话当中,于字里行间熟悉了解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了解村民们对于政府、对于未来的看法与憧憬,体会村民们所关注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我们在调研走访的过程当中以足迹丈量乡村土地,以热忱探索基层实际,以言行助力当地学子,愿以自身暖流汇成红浪,助力推动当地学子奋力前行。
在开展第二课堂进校园的活动过程当中,我们与太平镇及周边村落的学生一起进行绘画、折纸、棋类游戏在内的各项体育文化活动,在依据教材所开展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为当地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在寓教于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拉进与学生们的距离,结下深厚友谊,更好地了解当地风貌,丰富彼此的假期生活。
图为宣讲队成员与当地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冀宗妍摄
在第二课堂中,我们了解到这方诗意土地内里的辛酸不易,偌大的学校从曾经的一千余名学生共同求学到现在仅剩71名,曾经所拥有的初中部也因人数过低而不得已被取消,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在外务工,剩下的是大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些在我们看来生活极为艰辛不易的稚童们,在这般条件下仍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当我问到他们对于未来的期望时,他们都坚定地回答我要去求学读书,要靠知识改变自身命运,他们不向外求而求诸己身,不将我们的陪伴视为理所应当,而是真挚地对我们进行感谢。当地一位小朋友告诉我她在梦中梦到了我们,还与我们相约明年再见,我不禁深受触动,惊叹于他们在这般艰辛环境下仍能保持纯真,仍能以乐观心态面对种种境遇,惟愿他们,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愿他们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以读书改变自身命运,改变这方诗意却辛酸的土地。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绘画成果 朱思瑾摄
远方有海,有山与林,远方总是飘扬着少年赤诚的梦,未来的他们会追寻着梦想的足迹,走出诗意的山野,走入喧嚣的城市,前路不论如何,总是少不免坎坷,愿我们“红浪”的暖流能让他们在迷茫之时保持此时的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