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勇登龙源峡口,追寻红色记忆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作者:三湾改编寻访团

为体悟红色文化,深刻了解红军精神。2023年7月5日,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的实践团队踏上了龙源口之旅,探寻这个地方承载着红色记忆的故事。他们的旅程令人动容,充满着感动与激励。

(图为支部书记在讲解当年战役)

清晨9点,实践团乘车抵达龙源口镇龙源口村,龙源口镇是著名的“龙源口大捷”和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乡党支部所在地,位于永新县南端。支部书记戴花梅向实践团队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征程。龙源口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支部书记戴花梅还向实践团队揭示了三元人民币的故事,这名货币对当地人以及当时对红色记忆富含深刻纪念价值。也讲明龙源口大桥的由来,追溯到最早的道光年间当地百姓通过自身智慧,在当时经济技术匮乏的时候修建出的高桥。曾经常遭洪水灾害侵犯,这座大桥造福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后人为改善洪水问题,政府也在七溪岭上下修建水库,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而这座桥作为了古迹保存下来。

(图为支部书记介绍红军与百姓的故事)

在踏入毛泽东的故居中,陈列以龙源峡战役进程为主线,通过当地居民向实践团介绍,毛泽东曾在这座房子里居住过,一名党员的妹妹为掩护毛泽东的安全,特地将后面茅草屋改造作为掩护隐蔽处,每日每夜坚持为其送饭。为新中国的革命道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当地居民特地修建屋檐,来为红军遮风挡雨,为红军革命胜利做贡献。团结一心,其提供了革命坚实的支持。同时毛泽东的思想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这里的居民,毛泽东同志坚决投身为百姓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毅然决定不懈奋斗坚定要帮助人民实现自由、平等与公正的理想国家。讴歌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实践团队来到纪念碑前,他们一边仔细阅读文字,以这样的方式追思光荣历史,向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龙源口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而建立的同时是朱德同志亲自提笔留字。在这里沉思默哀的时刻,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心潮澎湃。也不由感发“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的实践团队在这次探访中,不仅追寻了红色记忆,还获得了深刻的思想洗礼。他们将把这次宝贵的经历、所见所闻带回学校,与同学们分享,传承红色精神的力量,激励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语言传递给更多人。

(图为林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大合影)

江西农业大学三湾改编寻访团 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广陵学子开展红色小讲堂,传承红色基因
7月6日讯(通讯员刘跃王子轩)为弘扬革命文化中的红色精神,引导青少年学习英烈无畏敢闯的品质,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心,2023年6月28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循梦而行,为‘AI’而生”暑期社会实践…
大手拉小手,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我们的志愿活动,应该定义为相互学习和促进,而非一些人眼里的拯救、救助。用最平常的心、最谦卑的态度对待那些孩子,给予我们的所有,让他们的心中充满温暖。我知道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是我们的心是沸腾的,…
岭师“元气向阳”:动动小手,让 “火山喷发”。
“元气向阳”三下乡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7月4日上午8:00,岭南师范学院“元气向阳”实践队继续前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北约幼儿园内进行科学小实验授课。这是“元气向阳”实践…
师范学院“同心向阳”实践队开展长征绘本伴读
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党史,弘扬红色文化精神,2023年7月4日下午,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同心向阳”实践队在集美区育昕托育机构开展了绘本伴读长征篇。本次绘本伴读活动由实践队成员自制与长征相关的绘本,…
细心感悟,埋首教学(二)
作为一名参与支教工作的志愿者,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感悟的旅程。在踏上支教之路之前,我怀揣着帮助他人、改变命运的美好愿望,但我从未意识到这个过程将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自己。支教的旅程并不…
心系民生,扬帆起航
为深入了解民生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并且从中体现我们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察民情,暖民心”发展成就观察团于2023年6月30日在九教学楼下正式出征!在…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报道:唱响生日之歌,描绘七彩童年
7月5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合肥市滨湖和园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先前的交流中得知今天是一位小朋友的生日,于是大家决定为她准备一…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艺心遗忆·圆梦未来— —豫乡音,剧自信
大学生网洛阳7月6日电(通讯员杨灿灿)7月3日,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遗忆·圆梦未来——豫乡音,剧自信”团队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周坟小学开展了书法的教学工作。本次课程志愿者团队携同中…
 细心感悟, 埋首教学(一)
支教,是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当我第一次踏入那片贫困山区的土地时,我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和忐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孩子们的关注。在安阳市大坡…
重上井冈山 再走会师路
重上井冈山再走会师路【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7月3日讯】(通讯员:林世祺)为了深刻感受红色革命文化文化,了解红色党史的发源,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红船起航”社会实践团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