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梁兴梅 张佳维)“叔叔,这个树桩上真的能种茯苓吗?”“当然啦,你们可别小瞧这树桩,这可是我们增收的‘金元宝’呢!”为观察三明市永安市林下经济发展成效,6月28日上午,集美大学绿野“乡”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相继前往永安市洪田镇小磉村茯苓种植基地、洪田林业站和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探索永安林改之路的历程与林下经济的致富经验。
走进田野,亲身体验茯苓种植
据悉,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是常见的中药材,应用广泛,种植茯苓主要利用的是松树砍伐后的树桩,不占耕地,不影响林业生产,其生产周期大约为6个月,种植技术容易掌握,投资少,种植后无须太多管护。为了解永安市茯苓种植的全过程以及生长特点与种植养护方法等,实践队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小磉村茯苓种植基地。跟随林农的脚步,实践队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茯苓生长形态,感受到林下种植的茯苓展现出的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力。在茯苓种植基地里,实践队队员们认真观察了林下茯苓种植的特定环境,包括土壤、温度、光照与湿热等方面,对于林下经济有了更加直观的接触感受,成员们纷纷感叹自然生态的神奇魅力。林农从茯苓田中挖出生长势头良好的茯苓向队员们展示,并说道:“自从开始种茯苓以后,生活条件一天天变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同时,在林农的指导下,实践队队员们学习种植茯苓,动手尝试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学习技术,体验林农的艰辛。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向林农学习并体验茯苓种植的方法。
亲切交谈,了解永安林改之路
做优林下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探索竹林碳汇……曾经的“中国林改小岗村”,如今山更青、水更绿、人更富,林改持续释放活力。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林区开展调研时强调:“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从此,“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成为洪田村集体林改贯穿始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撑着洪田村林改不断向纵深推进。“1998年,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自发进行一场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闯出了集体林改的一条新路。”参加过林改的洪田村村村民们在洪田林业站的会议室向实践队队员们介绍永安林改的历史,“改革结果十分成功,乱砍滥伐现象逐渐消失,村民们可以通过流转或买卖林权来增加收入。”一场历时25年的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山林,激发起农民的热情,也给洪田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未亲历,实践队队员们却深深感受到了时代重任的力量。
图为洪田村村民们与实践队队员们于洪田林业站进行交流座谈。
实地参观,感受林改光辉历程
当日上午行程的最后,实践队来到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集中展示了我省尤其是永安市作为中国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典型代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林改的探索历程、相关成果等。陈列馆设有“千年山林”、“中国林改第一村——洪田村”、“八闽山花”、“金山银花”和“远峰叠嶂”五个展厅,以翔实的图片资料展示了林权改革成果。结合讲解员的讲解,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件原件,折射出的林改先锋们的坚定决心深刻影响到了实践队队员们,队员们切身感受到永安林改的独特魅力。队员们感悟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是永安林改得以取得成效的关键原因。改革未有穷期,洪田林改将带着25年改革所积累的经验与启示继续向前,让洪田百姓在林改中更广泛、更持久、更公平受益。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
永安市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着力点,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多资源、多功能、多效益优势,大力开发林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拓宽林农增产增收渠道,提高森林自我补偿能力,有力推动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次的实地考察,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会将本次实践的所学所得融会贯通,为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门口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