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渔业故事,追溯发展历史
为进一步了解胶东半岛地区渔民生产、生活的的变迁,青岛农业大学“情浓渔水·探访胶东”渔业经济口述历史调研实践团离开烟台,并于8月4日前往威海市大鱼岛开展渔民口述历史调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践队员对分别对从事近海捕捞、远洋捕捞、近海养殖的王祖永、张业良、张德才三位有近30年打渔经验的老渔民进行了访谈。
调研团前往威海市大鱼岛进行口述史调研。
王祖永——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
目前,大部分渔船集结于90米水深内进行捕捞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深度的捕捞作业对捕捞网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据了解,当地村民在刚开始打渔的时候,捕捞所用的网具多是线网,经过海水长时间的浸泡,线网极易腐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打渔效率低下。“以前我们将用开水煮过的猪血涂抹在渔网上,再拿到海滩上去晒,这样就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景在我们这也是存在的。”王祖永笑谈过去打渔的老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用尼龙制成的挂子网、坛子网等捕捞工具,虽然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但网具的材料、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王祖永还告诉实践队员:以后的捕捞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捕捞技术的发展会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实践队员正于三位捕鱼老人进行交流。
张业良——忆捕鱼故事,谈渔业文化
张业良今年六十八岁,父亲和爷爷都是渔民,十七岁便跟随父亲出海打渔。在谈及打渔经历时,他眉头紧皱难过地说道:“还记得1997年阴历9月17日,我和几个同伴一起出海,本来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起了台风,渔船在海上剧烈地晃动,浪头高到打过我们的头顶。这种事在当时时有发生,都不知道多少渔民因此遇险。”张业良深深叹了口气。
张业良告诉实践队员,大鱼岛有当地独特的海文化。每次出海前,渔民们都要到当地的寺庙给龙王上香,以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除此之外,当地的渔民号子也是家喻户晓的。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大鱼岛的渔民号子用力、调长,十分振奋人心。“只要大家一喊起号子,就都有了干劲,再累再苦也觉得开心。”张业良边说边忍不住为队员们喊起了当时的号子。
张业良情不自禁地喊起了渔民号子。
张德才——叹大鱼岛打渔现状
张德才今年七十七岁,从十九岁开始打渔,四十六岁开始从事近海养殖。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大鱼岛建村200多年,从前的大鱼岛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有名的自然渔村,许多外地人来此安家落户,从事打渔这一行业。1970年,大鱼岛被誉为“海上大寨”。1991年,大鱼岛举办了渔民节,40多个国家的大使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过去下网就有鱼,一口打一包,一包有130斤到150近左右。现在鱼少了,40个网也打不了一包鱼。所以大家都说‘以前用筐打,现在用盆捡。’”张德才无奈地说道。他还告诉实践队员:“以前大鱼岛的海水湛蓝清澈,几乎看不到垃圾,4、5斤的大对虾、青鱼、乌贼都是随处可见的,现在几乎很难再看到。我们那会看见海上飘着塑料袋都觉得新奇,把它捞上来当烟袋用。”他回忆道。
实践队员将会对本次口述访谈内容进行详尽的整理,以求深入发掘胶东沿海渔民的历史记忆,使这段记忆能够尽可能多的展现出来。
文/刘佳璐 图/姜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