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湛江记忆”,感受湛江记忆中的年例文化
7月3日上午,“春织者”社会实践队在参观湛江市博物馆后,随即到附近的湛江市历史建筑“湛江记忆”展开调研。
“湛江记忆”作为非遗主题博物馆共有三层,里面记录了众多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醒狮、抬阁、湛江傩戏等各具湛江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春织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拓宽了自己对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激起队员们对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向“湛江记忆”博物馆负责人梁伯虚心请教关于湛江年例文化的疑惑问题。
梁伯认真回答队员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给各位队员展示并介绍非遗文创产品,如碟子、笔记本、手机壳和抱枕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以此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推动非遗年例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其影响,是非遗年例文化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方式,这给队员们去详细思考如何推动湛江非遗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在梁伯的认真讲解后,“春织者”队员们采访了另一位在参观的伯伯。伯伯对湛江年例文化具有较为充足的了解认识,非常乐意地跟队员们分享他所了解的湛江市年例文化。伯伯给各位队员讲解了年例的缘由,农耕文明时期在开春之时出现,祈福上天保证粮食丰收,并表示湛江市年例文化值得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去挖掘。此外伯伯认为发展湛江市年例文化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资,群众的积极参与,还有舆论宣传也极为重要,这些都是推动湛江市非遗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观“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结束后,“春织者”社会实践队队员与两位伯伯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春织者”实践队
撰稿:刘付鹏智
摄影:王铭峰、杨彩铃、叶晓莹
初审:梁美兰
复审:许嘉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一旅阳光”实践团来到建德的第11天。志愿者们迎着清晨的日光,满怀热忱,来到教室开始了新一天的支教活动。风声、蝉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查看全文 >>
7月8日早上7点,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退伍军人服务站内,挤满了志愿者、小朋友和家长们。今天是“一‘旅’阳光”暑期夏令营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许多小朋友和家长7点不到就来到了教室。志愿者……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今天是浙江工商大学“一旅阳光”实践团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支教的倒数第二天,闭营晚会在夏日的蝉鸣中拉开序幕。清晨,志愿者和小朋友们都比平时更早地来……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实践队成员通过阅读电子文献、新闻报道寻找新和村的相关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新和村以它的西红花产业、伞架厂产业、“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引起了实践队的注意。实践队对建德市三都镇新……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新和村,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下辖村,位于集镇以东2.5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7月5日,实践团正式出发前往杭州建德新和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第一天,实践团大致游览了村庄……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实践团来到的是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村委会的干部吕桂芳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绍了村子的大致情况:全村有常住居民户405户,常住人口1430人;有耕地面积……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20日,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进行实地调研。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自然环境优越,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好,是种植……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新和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7亩。自然条件优越,全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拥有柑橘、西红花药材、茶叶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全村共有442户,总人口……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