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师大法学院学子基于“红绿蓝”建宁县华丽蜕变中发展三底色的调查与思考--“一应千金,百莲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作者:建宁调研队

一应千金,百莲致富;新“莲”之火,亘久燎原

——基于“红绿蓝”建宁县华丽蜕变中发展三底色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的殷殷嘱托,以及对青年一代的关怀期望,提升学生们参加红色专项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023年3月26日-6月26日福师大法学院的学子通过“基于“红绿蓝”建宁县华丽蜕变中发展三底色的调查与思考”为底层逻辑深入重走建宁县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见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果,提取基建提速,蓝色创新的经验,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分享给我们身边的青年们,带动他们一起走进民间,走入基层,走入乡村,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的学子探寻革命老区发展经验实践团的践行者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到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

引言:红色实干精神——绿色生态发展与蓝色产业创新的根源

曾经,“落后””贫困“是这个建宁县这个小县城的代言词,如今,“改头换面”“蒸蒸日上”是建宁县的崭新风貌。建宁县的翻天覆地从何而来?建宁县的欣欣向荣源自哪里?上个世纪传承下来的红色实干精神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建宁县不断以实干兴邦、勤劳致富的红色实干精神拉动绿色生态发展与蓝色产业创新。正是在实干精神引领下,建宁县人民朝耕暮耘,打造出了一片属于建宁人民的美好蓝天,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目录

一、建宁县华丽蜕变的三底色——以“红”带“绿”,以“红”创“蓝” 3

(一)苏区胜地,红色传承 3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4

(三)基建提速,蓝色创新 5

二、革命战争时期——百口莲塘与一张收条的故事 7

三、生态建设时期——以“实干”带动“生态”,走经济生态双赢道路

(一)千年建莲“以一化五”迎新生

(二)绿水青山“为荷而来”生态路

四、脱贫攻坚时期——以“实干”推动“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

五、在实践中得经验,迈入新时代、挺膺新征程

(一)莲子经验——打造城市品牌,奋力彰显生态优势

(二)红旅经验——发展红色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

(三)新媒体经验——运用新媒体联动,扩大宣传影响力

一、建宁县华丽蜕变的三底色——以“红”带“绿”,以“红”创“蓝”

跨越山海再追梦,持续奋斗启新局。建宁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提供了独特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智慧,在脱贫攻坚的跑道上跑出了独属于建宁的“加速度”。建宁县高举红色苏区革命旗帜,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多元产业融合并重发展转型升级。

(一)苏区胜地,红色传承

建宁是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心,是红1军团和红3军团山炮连的诞生地,五次反“围剿”均与建宁紧密关联。其中典型的红色旅游景点就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宁县精心打造以五次反“围剿”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带领旅客朋友们重走革命长征路,赓续红色血脉。正是在红色精神的领导下,建宁县红色文旅线路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中占据4个。一条条不同的红色旅游线路带领游客重温峥嵘岁月,以实现“乡乡是景区、村村是景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为目标,建宁县文旅局脚踏实地打造20个特色村落,推动乡村体验、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生态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做优文旅经济。

近两年来,建宁县通过打造“5·20新文旅”系列项目(20个休闲观光果园、20个休闲垂钓渔场、20个赏荷基地、20个特色村落、20个精品民宿),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打造“古色”“红色”“绿色”等特色村落,将一个个普通的村庄发展成为文化有传承、村民有收入、旅游有特色的村落。围绕“农业+旅游”,建宁县打造梯田莲海、桃梨观赏园、梅花垇等一批四季休闲赏花基地,开发“我在闽江源头有棵树”乡村采摘游、插秧、割稻等体验式旅游新产品,实现田园、人文、产业和农村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宁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线。建宁县屹立着莽莽三百里、领秀东南的“闽山之巅”,流淌着千里闽江的根脉、润泽八闽大地的“闽水之源”,孕育了26亿年“华夏古陆”的“闽地之母”。2020年建宁被评为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濉溪镇高峰村还被评为“最美康养小镇”。建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连续三年评价为优,森林覆盖率从2017的76.51%提高到2019年的78%,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99%以上,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中国森林氧吧。

“五子登科”,全县致富。建宁五子远近闻名,它指的是种子、莲子、无患子、桃子和梨子。杂交水稻制种占全国10%左右,历经近40年的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建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2013年被评为农业部任命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县”。2019年获得新一轮国家级制种超级大县奖励。202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亲自为“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题名。

建宁大力实施“政府推动+基地拉动+企业带动+品牌促动+科技驱动”发展模式,全县种莲面积稳定在5万亩,总产通心白莲3000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3.4亿元。建莲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建宁被授予“中国梨产业龙头县”称号,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近年来实施品牌升级,将建宁黄花梨品牌升级确立为“建宁玉梨”公共品牌,引导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2022年,全县建宁玉梨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约12.5万吨,产值近5亿元。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水质好、无污染、富硒带,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建宁黄桃。目前,全县黄桃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2.6万吨。建宁建立了10万亩无患子原料林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无患子种植基地,是中国无患子之乡,形成多个品牌30多个无患子系列产品,实现年产值1亿元。2022年,“建宁五子”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03.53亿元,带动全县共同致富。

立足这些特色农业资源,放眼望去,铺展出一幅“稻浪千重、莲海画廊”的美妙画卷。

(三)基建提速,蓝色创新

建宁县全力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实施民生、工业、农林水利、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115.19亿元。建宁立足自身禀赋,发挥自然生态比较优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好“建宁五子”产业文章,做大做强明一等“金娃娃”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2022年,明一国际在建宁建设的集网红牧场、生态文旅、研学体验于一身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国家农业部推介休闲观光牧场”等称号。

同时建宁县人民政府还致力于改善城市农村环境,增设基础设施服务,构建交通网络体系,努力满足建宁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道路”白改黑“,迈入“双高双铁时代”,“四好农村路”,总投资4.56亿元的新建县医院投入使用……百姓盼,政府办,建宁县人民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群众办实事,勤办事。建宁,也在变得越来越美好!10年来建宁县全县上下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喜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2.93亿元增加到15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922元增加到354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507元增加到20338元。

可谁能想到建宁曾经是省级重点贫困县,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建设不完善,从曾经的贫困县再到如画建宁、宜居建宁、腾飞建宁,如此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又是源何而来呢?

来源于第二次反“围剿”战争时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战士们亲自修复莲塘、挖莲塘的实干精神,建宁县以实干精神为根基,在那张珍贵收条的启发下,在当代党坚持脱贫攻坚的坚强领导下, “红”带“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红”造“蓝”,绘制产业科技蓝图,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在脱贫攻坚这

一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革命战争时期——百口莲塘与一张收条的故事

1931年5月27日,红军攻克广昌城,敌军向南丰逃跑,此时东面的建宁县只有刘和鼎的第五十六师驻守

。而当时任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及时分析时事,做出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夺取建宁城的伟大决策。毛泽东、朱德和彭德怀同志在得知正面作战的艰巨性之后,也马不停蹄地赶到里心镇,当晚就召开了会议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30日晚,会议刚结束,红三军团团长彭德怀就赶到枧头村,和桂阳的游击队一起商量突袭路线。当天夜里,由建宁的游击队带路,红军连夜占领了各方向的高点,并且切断了敌军逃跑的通往宁化、归化的道路。激战就在青云岭、龙堡山展开了。31日15时,红军利用敌人原有阵地,封锁城内敌人出城逃往泰宁的唯一通道——万安桥。18时,红军结束战斗,攻克建宁城。建宁的游击队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建宁城战斗是红军第二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战,至此红一方面军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大“围剿”。第二次反“围剿”大获全胜,毛泽东同志满怀胜利的喜悦,拂去满身的征尘,酣畅淋漓地在建宁挥毫写就《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巧合的是,在1931年5月31日深夜,建宁县沉浸在大战之后疲惫的宁静之中,毛泽东同志正在桌前埋头阅读,而他手上捧着的正是乾隆版的《建宁县志》。忽地,他被眼前的一行字吸引住了,“建宁秀山丽水,玉润流馨,香泉道道,十里菡菡,极为旖旎,玉泉水冷,百口莲池,岁产‘贡莲’千斤,为吾国第一。”也正是这一句话,让毛泽东同志对建莲的历史和传说颇感兴趣,燃起了亲自一览的念头。第二天,朱德同志回到司令部听到了毛主席的念头,颇为忧愁地说,国民党军队为修筑工事对西门莲塘造成了严重破坏。毛泽东同志听到之后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认为此时应该赶紧修复毁坏的莲塘。在得知莲农在战事一停就开始抢修莲塘之后亲舒一口气,并决定要亲自去西门看看,帮助莲农一起修莲塘。

面对本该荷花正艳的莲塘此时却满目疮痍,更感到痛心,既生气于国民党反动派对百姓生活的无端侵扰,又为建宁的百姓们担忧。于是毛泽东同志卷起裤脚,带着警卫战士帮助清理莲塘,之后的几天,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都带着红军战士和莲农们一起清莲塘,在了解到西门百口莲塘的传说之后,毛泽东同志当即表示,红军战士们要让百口莲塘名副其实。就这样,红军所挖出的第一百口莲塘成为了西门莲塘最引人注目的别样风景。

岁月如白驹过隙,时间来到了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大庆,毛泽东同时虽亲手建了莲塘,但却还维品尝过其产出的莲子,历史给建宁人提供了一个弥补这个遗憾的机会——溪口公社城关大队的大队干部肖瑞兰要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让肖瑞兰同志带上当年毛主席亲手挖的莲塘出产的建莲。就这样,一粒粒颗粒饱满、色如凝脂的西门莲被挑选出来,包装成礼盒,连同一封写给毛主席的信交给了肖瑞兰同志。当年,中央规定,各地赠送的土特产都要原封不动地退回,但这一次,中央办公厅向毛主席汇报说,这是主席当年带领红军战士挖的莲塘种出的种子,算是劳有所得,建议收下,如此,毛泽东主席才欣然接受,并特意嘱托中央办公厅打了收条,感谢建宁人民的盛意。收条的内容为:

“建宁县溪口人民公社城关大队全体社员同志:你们请肖瑞兰同志带给毛主席的信和建西伏莲一盒收到了。谢谢你们的盛意。此复,并致,敬礼。”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一九五九年十月十日。”

现在,这封珍藏在建宁县革命纪念馆的收条经时间沉淀变得纸页发黄,却连接起毛委员与建宁西门莲塘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历久弥新。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如今的西门莲塘已经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当年毛主席亲自带领红军战士为建宁人民挖莲塘的故事也永久流传在建宁人民的心间。

毛主席挖莲中所展现的实干精神带领建宁县的人民以实干创造财富、以勤劳带动富裕,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在毛主席留给建宁的这张珍贵收条的启发下,建宁政府和人民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不断推进建宁五子等产业综合发展。同时在党对脱贫攻坚的坚强带领下,建宁县实现飞速式进步,跨跃性发展,不断打造美好生活的新局面。这张收条给千千万万建宁县的劳动人民带去了动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建宁人民始终牢记着百口莲塘的清香,行稳致远,在风雨洗礼中欣欣向荣,在劈波斩浪中逐绿而行。

三、生态建设时期——以“实干”带动“生态”,走经济、生态双赢道路

建宁县多年来不忘初心,以毛主席挖的第一百口莲塘和那张珍贵的收条为绿色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在现如今党的领导推动下,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千年建莲“以一化五”迎新生

建宁种莲历史悠久,《建宁县志》记载,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建宁的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至清代,建宁的通心白莲已声名远扬,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建莲为佳品,成为皇家贡莲。在《红楼梦》第10回和第52回中皆有关于“建莲”的记叙。

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进驻建宁。毛主席在西门留下了“百口莲塘吐清香”的佳话,从此,建莲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建国后的“一张收条”更是让建宁人民感受到了党的热切关怀。在毛主席百姓情怀的不变初心中,在善作善为的红色精神的指引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宁人民种莲热情高涨。那时建莲虽然名气大,但因技术原因种植规模却不大。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技术发展,建宁全县掀起种莲热。但建莲品种退化随之而来,品质和产量

都有所下降。建宁县政府秉持着为人民服务和生态保护的原则成立莲籽科学研究所,在不懈努力与坚持创新下,团队相继育成“建选17号”“建选35号”“建选31号”等优质莲种。闽江源头的好水好土滋养出建莲圆润饱满、软糯清甜的独特品质,政府的鼓励政策孕育出一批如文鑫、绿田等涉莲龙头企业。为打造“建莲招牌”,应对同行竞品冲击,建宁县政府制定建莲标准体系,完善建莲种植、加工等一系列流程,逐步规范市场,成功打出“建莲”招牌名号。

建宁县根据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因地制宜以“莲”为核心打造以“莲子、梨子、种子、桃子、无患子”为主的生态产业,创设了“建宁五子”。

建宁县围绕“结构优化、品质更新、品牌打造、标准生产”的工作思路促进黄花梨产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围绕种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组建种业科技中心,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建宁县成为“中国稻种之都”;对于桃届“网红”黄桃,建宁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促进黄桃产业提质增效和升级转型的目的;发展无患子产业,利用无患子果实进行深加工,只摘果,不砍树,贯彻“绿色发展之路”,建宁县政府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研发出40余种洗护产品。

(二)绿水青山“为荷而来”生态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色是建宁的底色,建宁是好山好水好生态的秘境之邑,是“建莲之乡”。

在建宁,目光所及之处,天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春有山花浪漫,夏有林木苍翠,秋有冰凌雾松,冬有白雪皑皑,风景优美秀丽,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建宁县是如何做好“生态与发展”的考题的呢?

近年来,建宁以落实河长制为切入点,打造与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相结合、与发展绿色生态的生产空间相结合、打造“乡村河长”“企业河长”“田园园长”“小溪溪长”“水渠渠长”的多元共治格局。同时,建宁县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全域“禁烧(燃)”、餐饮业油烟污染、燃煤锅炉改造和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建筑工地、城市道路及交通运输扬尘治理

绿色发展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上。在红色精神指引下,建宁县紧扣“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托建宁“闽水之源、闽地之母、闽山之巅”福源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建宁五子”四季赏花旅游体系,优化“莲海画廊赏花之旅”“四季森林 生态之旅”“不忘初心 红色之旅”“原乡田园 亲子采摘之旅”等4条“建宁五子”旅游精品线路。得益于万亩莲海与生态农

业资源,建宁乡村村民纷纷端起“生态特色旅游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生动诠释了“两山”理念

而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摆脱贫困,给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

建宁县自“十二五”计划起就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县,上行下效,政策一下达,建宁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学习中共中央的政策文件,找准切入点、明确发力点、寻求突破口,迅速聚焦脱贫攻坚最突出、最急迫、最民生的问题,想方设法摸清真实情况,服务科学决策、强化统筹规划、狠抓督促落实。上下同心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同舟共济者赢。他们以担当尽责为本,以干事创业为要,以造福建宁为荣。凝聚最大共识,集中最大智慧,画出最大效益。

其中我们寻访的脱贫典型村——濉溪镇高峰村就为我们展示了建宁县广大干部苦干实干、真扶贫、扶真贫,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辛勤艰难的画卷。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而他的介绍,结合眼前美不胜收的环境,让我们重走了伟大却不易的脱贫攻坚路。

据林书记介绍,村中此前有位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连最基础的吃饱穿暖都难以满足,生活难以为继。但是后来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通

过建莲种植、水稻制种,拓宽了增收渠道,2017年顺利脱贫。2014年,高峰村贫困人口57户200人,2018年实现了贫困村整村退出,扶贫对象实现了稳定脱贫,不愁吹、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得到保障。通过产业扶贫,把村里的发展和每一位贫困户的利益链接在一起,“输血”变“造血”,既强了村,又富了民。这些年来,高峰村巧妙地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在一起,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村企合作,共同发展建莲、制种等产业,在联村建立了莲子种植基地1000多亩,带动贫困户落实建莲种植面积100多亩。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贫困户谋划产业项目、力促创业就业、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增收。

产业扶贫切切实实是建宁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质量更高、成色更足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县里坚持“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办法》“1+N”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子、果子、莲子、烟叶、林业、旅游、电商等七大产业,贫困户产业增收实现“短平快”;坚持“重点扶持”“整村推进”相结合,依托全县15.2万亩制种优势产业,探索“种业整村推进”扶贫试点工作,选择基础好、信誉高、实力强的种子企业合作,带动贫困户和贫困村增收,全县有16个贫困村试点种业整村推进,255户贫困户制种3327亩,预计户均增收1.9万元。

从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读懂了党的初心,体会到了实干精神的震撼。#FormatImgID_19##FormatImgID_20#

如今建宁县着眼于增加民生福祉,方便人民出行,实施交通路网“白改黑”三年行动构建舒适、便捷的乡村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群众出行幸福指数。规划公路“白改黑”项目共19 个建设改造路线全长100.331公里总投资约26130.3万元今年内全县可完成道路“白改黑”40余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集镇道路“白改黑”工程。建宁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如今已成为闽赣省际交通枢纽之地。建宁县全县上下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喜人。建宁县全力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实施民生、工业、农林水利、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115.19亿元。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2.93亿元增加到15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922元增加到354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507元增加到20338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同时也是奋斗的起点。脱贫的长征路上,党和人民群众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激荡“干在一起”的实干精神,精准务实,狠抓落实。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继承、丰富和发扬建宁“莲”精神,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有机融合,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让更多“莲景”连在一起,成为广大人们群众眼里最好的“风景”,造就出更多好“钱景”,让绿水青山在百口莲塘中充分释放发展动力,让建宁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

五、在实践中得经验,迈入新时代、挺膺新征程

(一)莲子经验——打造城市品牌,奋力彰显生态优势

围绕莲子为核心,发展“五子”特色产业,高校合作联动,把握新时代新农业科技发展目标,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在稳粮保供基础上重点结合特色农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持续提升修竹荷苑、坪上梯田莲海等赏花基地,推进景区、景点串点成线,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加快闽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莲海玉家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康养胜地。开展“为荷而来”等主题活动,力争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增长10%以上。

(二)红旅经验——发展红色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

精心打造以五次反“围剿”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重走革命长征路,赓续红色血脉。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络,逐步增加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将军殿指挥部旧址、杨坡寨战斗遗址以及吴高群烈士墓等四处现场教学点党建元素,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将上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芦岭村户外军事训练基地等进行环境改造。

建宁县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用文创产品拉近游客与文化之间距离,打造“红军超市”,设计《红军莲·心连心》《福虎献瑞》等产品。游客关注红色文创、购买红色文创、传播红色文创,红色文创产业也成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搭建党史教育大课堂,规划“红色教育路线图”。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出了“瞻仰一次红色旧址、重走一次红军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听一场红军课、看一场红军剧、唱一首红军歌、读一本红军书、出一次红军操、吃一顿红军饭、宿一次红军营”的“十个一”体验项目,编排红军剧《水尾情缘》《军民鱼水一家亲》,拍摄以“水尾红色历史”为背景的微电影和3部纪录片,编撰出版《红色故事·红色水尾》,生动讲好建宁苏区的红色历史故事。

(三)新媒体经验——运用新媒体联动,扩大宣传影响力

聚力打造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实现新媒体一体联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网”、两微一端、抖音、人民号、新华号、今日头条号、新福建等新媒体。通过建宁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建宁新闻网、建宁融媒APP、“遇建宁”抖音号,强化“新媒体首发理念”,不断提升建宁美誉度、知名度。截至目前,中心4个抖音号粉丝超50万,居三明市各融媒体中心首位。

推出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等精品栏目。推出《疫情防控24小时》《建宁这个女孩,温暖了一座城》等作品,这类作品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移动网刊播,播放量均超百万。与此同时《疫情防控24小时》还获得福建省2020年“中国梦 福建故事”电视短纪录片二等奖

探索建立“新闻+政务党务”服务的运营模式,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确定“媒体+政务”“媒体+服务”两个重点方向,依托新闻中心网站、微信、融媒APP等平台,整合乡镇和县直部门资源。开设县镇之窗、“媒体+农业”“媒体+教育”“媒体+医疗”等专栏,提供医疗、交通、农业、养老等社会生活服务。#FormatImgID_25#

前往建宁县实地调研后,调研组将对建宁县在党的领导下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走上新征程的心得与收获制作成《一应千金,百莲致富;新“莲”之火,亘久燎原——“红绿蓝”建宁县的发展三底色》宣传视频与调研报告,并将其发展经验推广至其他地方,得到了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和仙游县书峰乡人民政府的认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5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宁财院学子走进段塘消防中队

2024年7月11日,宁波财经学院明灯守护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大学生,走进海曙区段塘消防中队,开展“消防安全学习与体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筹备时,实践团成员积极投入。他们与海……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天一阁兰亭序刻石:文化传承与新生

孟夏之时,微风轻漾,在宁波天一阁的凝辉堂内,一方古老的《兰亭序》刻石,宛如稀世珍宝,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近日,宁波财经学院明灯守护者暑期社……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温暖乡村,传递孝道 ——爱心食堂讲述舌尖上的温情

与老人共话家常,亲手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手中——这份简单却充满温情的工作,让“70后”爱心志愿者缪曼洁乐此不疲。7月4日,宁波财经学院暑期实践团来到镇海区德善敬老家园,探访了这……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归家乡,缅怀革命先烈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7日电(通讯员王太瑞)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激发人们爱国热情。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播撒科学火种,点燃创新之梦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7日电为点燃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童声启蒙语韵长

在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促进各地区交流、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助于打破地域语言隔…

普语入户传乡意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域、教育资源等因素限制,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幼儿阶段的普通话启蒙教育亟待加强。为深…

普法赋能社区,共筑和谐家园

在社区发展与和谐建设的征程中,青春的力量如同一股清泉,涌动着生机与活力。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情暖社区,…

最新发布

打卡”红色文化地标,让我们一起寻找“红宝书”!
打卡”红色文化地标,让我们一起寻找“红宝书”!2023年6月27日,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在朱婷婷老师的带领下跟随总书记的足迹,秉持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的初心和使命,来到了三明将乐·中央苏区县…
倾听茶之故事,深究叶之脉络
2023年6月28日,集美大学财经学院“茶里有数,茶园有旅”实践队为更加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一同前往茶史馆与茶协会,观茶史长廊,赏茶壶陈展,听名家故事,体验前人的经验总结和后人的传承创新碰撞的奇妙,感…
品味杨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探访杨时纪念馆
“品味杨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探访杨时纪念馆6月26日,正当夏季,万物峥嵘,青山延绵,绿水荡漾,我校航海学院“赋饶乡青”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了杨时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
集美大学“心灵守望”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东辉小学开展活动
门6月28日电(通讯员叶可沁)为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健康行为观念,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6月28日,集美大学理学院心灵守望实践队成员协同东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往厦门市集美区东辉小学,…
科技赋能 让历史“活”起来
科技赋能让历史“活”起来6月27日,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来到了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的同学见证了“绿水青山发源地”——将乐县的历史。在科技化、数字化的博物馆里,将…
午后微雨落金溪 赋饶乡青入祥云 ——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
午后微雨落金溪赋饶乡青入祥云——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2023年6月26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将乐县的历史文化底蕴,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祥云轩将乐窑博物馆,开展了…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6月29日,应漳州台商投资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的邀请,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进行时——“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宣讲团实践队为区直各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台商投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
献礼二十大,奋斗中国梦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进行“学思二十大,青春心向党”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
乐在动中,跳向未来——浙江师范大学实践队为谢家村幼儿打开艺体大门
6月22日,恰逢端午节,由浙江师范大学“乐动乐跳”乡村艺体实践队开发的针对3-7岁幼儿的艺体课程活动在浦阳谢家村顺利开展,有20余名幼儿参与本次活动。据介绍,该课程中的《粽子歌》主要围绕“端午”这一主题…
“稻香鱼肥人欢”:青红之旅实践团队赴辰溪县实地调研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