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访老兵,悟征程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水妹 段予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革命精神作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我们青年更应积极学习、宣传和践行这一伟大革命精神,并不断将其融入个人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中。6月21日,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代表团队走进城东花园党员中心户、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街道,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团队成员分赴两地开展寻访工作,慰问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老战士张士平和吴茂国,他们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往昔岁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也一点点揭开尘封的历史帷幕呈现在我们面前。两位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党和革命的忠心与热忱都让我们为之动容,“抗战老战士”是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呼,是他们经历了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苦难辉煌留下的印记,革命精神以极为生动的形式在我们心中呈现,在生动的实践中学习革命精神。随后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开展革命故事主题宣讲,分享了杨道生、周家三虎、周恩来等人的革命故事,宣讲结束后赢得了热烈掌声,宣讲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用自身行动去宣传了革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奋斗与担当。这次短暂的“红色之行”虽然很快结束,但红色的革命精神将永远存在,这次活动让我对于革命精神又有了更为真切和深刻的体会将会在我们心中永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征途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继续发扬这份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践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践行革命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次的实践让我对于个人发展有了新的感悟。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革命年代,正是有了理想信念的指引,无数革命者才能在绝境中找到出路。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更坚定坚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广大青年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两位抗战老兵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为国家人民付出一切的热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融入到爱国情之中,融入到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中。

其次,我们要磨砺品德修为,砥砺奋斗精神。伟大的革命精神,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在新时代这一精神更应践行于我们的生活。“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当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多参与红色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做到像抗战老战士那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磨砺品德修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最后,我们要提升自身素养,勇于奋发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是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青年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稳定与人民幸福默默付出。新时代的我们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思考,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的学生,很快便将走向教师的岗位,我们要以革命精神为指引把握思政教师的教师观,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从对这六个要求出发不断探索、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教师观,以此出发练就必要素养,成为优秀政治老师,身体力行去发扬党的优秀精神,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传承红色精神,发扬革命精神。

这次的红色社会实践令我收获颇丰,老兵亲身经历的讲授让我对于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对践行了革命精神有了许多心得与体会。在社区进行革命故事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修养,也让我在迈出了践行革命精神的第一步,宣传了革命精神。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李大钊号召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以本次红色社会实践的心得为指引,不断学习、提升素养、开拓进取,以青春之我,践行伟大革命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67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与传播学院u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传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专业师生赴人民法庭观摩庭审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推进法学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5月23日下午,我院法学专业师生走进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中国(辽宁)自由……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首次!拿下!中国好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5月18日,第18届中国好创意大赛乡村旅游设计专项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武汉举行。由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袁博和尹嵩两位教师指导的刘芷含、周钰、万俊……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35.5%的毕业生进入行业头部企业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3年,法学专业迎来第十一届毕业生,19级法学班级共计82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学率3.6%、考公考编率4.9%,行业头部企业35.5%,法律服务相关岗位56%。截止目前……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第16届“大广赛”重装来袭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作品提交报送工作启动。校内组织单位:教务处,校内承办单位: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参赛对象为沈阳城市……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最新发布

招生宣传|美术学院优秀校友寄语
招生宣传|美术学院优秀校友寄语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06-1214:00发表于江西美术学院优秀校友简介封治国,男,1977年9月生于江西南丰。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
作品展|2020级产品设计《模型制作Ⅲ(3D打印)》课程作业展
作品展|2020级产品设计《模型制作Ⅲ(3D打印)》课程作业展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06-0618:35发表于江西前言在数字化时代,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字制造技术,它可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
作品展|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教育)
作品展|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教育)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06-0618:35发表于江西序言美术教育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较高“鉴美”、“…
“食在安心,品在放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参观学校三食堂
“食在安心,品在放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参观学校三食堂2023年6月24日上午10时30分,“食在安心,品在放心”暑期实践团队在队长黄熙雯的组织下参观了江苏海洋大学苍梧校区三食堂后厨,了解食堂运作流程和安全…
溪岸名师讲堂·纪要 | 内容与形式—浅谈全国美展主题创作
溪岸名师讲堂·纪要|内容与形式—浅谈全国美展主题创作我校美术学院2023-06-0618:35发表于江西2023年5月20日晚,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溪岸名师讲堂”有幸邀请到四川美术学院孟福伟教授为美院师生开讲。孟福伟教授…
作品展|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胜利开幕
作品展|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胜利开幕我校美术学院2023-06-0117:28发表于江西5月30日,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在我校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以“采蘋溪岸”为主题,展示了美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的优…
赴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生产实习之感悟
生产实习是华中农业大本科生都须体验的一次社会经历,它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有很多重要意义,比如接触社会实践、增强岗位意识、提高沟通能力等等,在实习期间的所有经历,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提前与社会…
逐屈子之心赴渔父之道 ——读《渔父》有感
身处乱世,应当何去何从?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是避世隐居还是同流合污?在学习了《渔父》后,我看到了屈子不愿苟同、舍身取义的高洁志气,亦看到了渔父与世推移、远祸其身的处事之道。然,二者之举都为…
觉醒者,不以开路为艰 ——观《觉醒年代》有感
时间的车轮辗转而过,铺展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执笔者,正是那些最先觉醒的仁人志士。他们是开路者,不以披荆为艰,让后人享受斩棘后的幸福;他们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四海一心共同追寻理想;…
忆往昔,臻呐喊 ——读《朝花夕拾》有感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早晨的花,正如鲁迅先生儿时的一处处美景、一桩桩小事、一个个亲朋,到中老年时,回忆起来,能够得一些闲静。然而却是实属不易,在那回忆里,有“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