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各个乡村如今都在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村落文化以一些新的形式得以传承保留,河南工业大学同心振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扶苏村进行参观调研。
商水县舒庄乡扶苏村,一个历史可追溯千年的小村庄,以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所建的扶苏墓而得名,从不缺少历史文化气息,是远近有名的“戏窝”文化村,村里现有豫剧、曲剧两个业余剧团。从文化厚重到乡风文明,扶苏村也在传承与融合中不断提升百姓民生福祉。扶苏村村民也真切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扶苏村正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散发出厚重秀美的迷人魅力。
来到舒庄乡,我们不能不去扶苏寺行政村走一走,不仅仅是因为阳城故城遗址就在这个村的良田之下,还因为这里是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这里有秦始皇的儿子扶苏的一座墓。因为这些,扶苏寺村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历史面纱。站在扶苏寺村头,我们仿佛听到了秦公子扶苏自杀前的叹息声,听到了英雄陈胜起义时的振臂一呼。
踏着乡村的沃土,团队首先来到的是当地的村落文化展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话语和村里获得的各项荣誉,以及一个陈列柜。陈列柜里摆放的是乃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荣誉奖状以及共产党章程等文献。一旁的村支书介绍道:“这些都是从村里边搜集出来的东西,有不少比我岁数还大哩。”翻开一本本文献,浓郁的历史文化和共产主义思想扑面而来,让人不由想起近几十年我们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的辉煌历程。如今要想助力乡村振兴,传承村落文化,思想上必须遵循党的领导与建设。
村落文化正面临消逝的危机,但沁园春图书馆的建设让我们看到有许多人在努力保护传承村落文化,如何留住乡愁? 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间又该如何权衡?这些需要钱,更需要人,最需要一种有效的传承模式与清晰的发展路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传承村落文化,留住乡愁,同心振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0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