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大力倡导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引导农民采取更绿色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耕作,实现农业环保发展、健康发展,东北农业大学“践行于地,助力减碳”寒假社会实践团9名成员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金城乡升平村和河南南阳方城县拐河镇,调查两地的耕作情况及当地村民对免耕覆秸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程度和看法,鼓励更多村民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种植。
实验数据表明免耕覆秸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免耕覆秸技术是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之一。具体是指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留有一定高度的残茬,第二年春季利用免耕机械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播种施肥、以及除草剂喷施等环节的一项技术。与传统免耕技术相比,对提高春季地温,调节土壤水分具有显著的效果。
实践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实验研究,首先采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向阳试验基地的土样进行研究,以东北黑土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3年传统耕作、旋耕、免耕、免耕覆秸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pH和酶活性的变化,以明确高寒地区下免耕覆秸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图为向阳试验基地样地概况)
(图为实验人员过滤土壤溶液)(图为测量土壤样本材料中无机碳含量)
(图为部分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实施免耕覆秸耕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减少碳排放、增加土壤碳固持意义重大,可以作为东北高寒地区黑土有机碳库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实地调研宣传免耕覆秸高效的减碳作用
1月19日团队成员来到河南南阳方城县拐河镇进行实地调查,首先在麦田里观察小麦的长势,随机取样测量多株小麦株高,平均值为为13.5cm,生长状态良好,并测得土壤颜色为黄褐色。随后实践团队向麦农们询问麦苗的种植情况,并做相关记录。团队成员还向麦农们收集保护性耕作的问卷调查,宣传农耕的相关知识,得到麦农们的大力支持和赞同。
(图为实践队员记录植株生长数据)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农户科普宣传耕作方式的相关知识)
“哈尔滨冬天温度常年处于零下二十到三十度,耕地几乎全被冰雪覆盖,不适合作物生长,为了能够客观表现不同地区耕作技术对农产品及碳排放的作用,所以我们又选取升平村三十户农户进行有关耕作方式的调查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科普”,一位团队成员向被采访农户介绍道。经过调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金城乡升平村三十户农户,社会实践团队发现采取相对环保的耕作技术的村民占了百分之五十,但仍有不少人采取较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如起垄、旋耕、耙地等,可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仍然任重道远。团队成员在调查结束后,向当地居民发放了团队设计的“低碳农耕”宣传单,宣传免耕覆秸技术,详细介绍它的原理、过程及结果,并结合了国家制定的有关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解释它所带来的好处。村民们纷纷表示认可与支持,积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提问。“践行于地,助力减碳”实践团在实践过程中与六十余家农户进行交流并向他们科普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农民们大力的赞赏与支持,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农户采访调查)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农户发放调查问卷)
在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背景下,团队科普免耕覆秸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碳储量的效果,让广大农民进一步了解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等环境问题和国家政策,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农村普及,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希望东农学子组成的寒假社会实践团的宣传科普能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振兴任务的完成出一份力,帮助农民扩大农业知识储备量,助力实现农作物的增收,为各地农业低碳发展、绿色化转型提供新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通讯员 金小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