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壮族天琴文化,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让壮族天琴非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创新性发展进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1至3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天琴悠悠团队赴广西南宁市天琴郎艺术工作室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实践团队近距离接触天琴乐器、深入了解天琴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聚焦天琴文化发展脉络,探究传承保护天琴文化的路径。
实践团队探访到了第十二代壮族天琴传人李恩平老师,一走进李恩平老师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整齐绚丽的天琴乐器、头饰、服装,每一件乐器都被擦拭得闪闪发亮,李老师耐心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他视作宝贝爱惜的天琴乐器与饰品。天琴作为壮族的标志性弹拨弦鸣乐器之一,琴声清亮、明润,音域宽广,有如天籁之音般的艺术魅力,在2021年被成功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却历史传说的神秘色彩,更流淌着壮族人民文化中独特的风情与对美好的希望。
图为天琴艺术相关服饰。 通讯员 蒙桂媛 供图
壮族天琴艺术的演奏形态分为“弹天””唱天”和“跳天”,其中跳天即演奏者边弹琴边歌唱、边带领众人跳舞的融“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壮族人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的纽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中,演变成为民间祈福习俗和民族表演艺术。李恩平老师向实践团队介绍到,天琴原是用于巫术法式的法器,发展到如今,在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如“三月三”、“侬垌节”里常常有天琴的身影。这就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富有文化魅力的天琴文化保留下来,并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完善,使之绽放别样的生命力,这对于人们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自信都是一种推动。
在提到新媒体时代下天琴文化发展情况时,李恩平回答他本人也在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推动促进天琴的传播发展,把自己工作室的展演、练习等传到短视频平台来吸引更多人对于天琴文化的关注,这其中有不少支持他的,也有不少惊喜于天琴艺术魅力的,这也更使他觉得自己做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在做文化性传承过程中,李恩平告诉实践团队,他尝试性融合多民族的艺术,创新地吸纳侗族大歌、苗族文化以及铜鼓于天琴中,寻找利于展现天琴文化美点的多重方式,让天琴文化能够在新时代下也呈现出多样的姿态。与此同时,实践成员在与李恩平的交流中得知,目前他们团队在互联网上面临的困境也是有的,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以及资金问题,这使得他们在宣传天琴文化时反馈到的流量度还有待提升,因此他们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图为实践队与李恩平探讨交流天琴文化的发展现状。 通讯员 陆小婷 供图
据悉,当前在政府对天琴文化的支持下,天琴文化的传承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广西崇左龙州当地政府对天琴文化传承建立了“天琴艺术传承中心”,并在全县的乡村、中小学内开展天琴培训,培养更多的传人。同时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体验了解非遗天琴艺术的力量,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葆生机。李恩平跟团队介绍到,他们的艺术团前后多次登上电视台进行天琴展演,在大型文化节日之时也尤其忙碌,可见天琴文化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让非遗既“活”起来,又能“火”起来,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天琴文化的传承者们潜心在传承发扬非遗文化的道路上开拓前行,看似平凡的天琴更是承载着壮族人民鲜活的生活,承载着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实践团队成员感慨道:“非遗的传承路漫长又艰难,正是有传承者们的坚定不移之心才能一点一点连接起古老优秀文化与新时代,让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都得以提升。希望非遗文化传承不朽,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