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日电(通讯员 张俪馨)战场泊村拥有革命文化浓厚的红色文化,数十年前就建立了红色教育基地。在基地建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庄吸引力大幅提升,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发展情况,曲阜师范大学“黑墨成文,绿野振兴”实践队于12月31日赴山东省海阳市战场泊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深入调查分析当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环境优美设施足,人民生活喜开颜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战场泊”,顾名思义,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场泊地处309国道和烟凤公路交界处,临近海阳北部第一高山林寺山东麓,由于其地形极为险要,相传明代就有军队于此退敌的英雄事迹,因而此地被取名为“战胜泊”,后演变为“战场泊”。村中房屋在旧风格中做出调整改造,现在发展成为独特的新型富裕乡村景象。
图为战场泊村居民区部分地区概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俪馨 供图
红色文化永光耀,第三产业谋发展
为了对旧时浴血奋战的抗战将士纪念缅怀、激励后人,如今,这里建造了“八路军胶东军机机关旧址纪念馆”,展示了八路军抗战奋斗的光辉历史,以及战时军民情深和胶东子弟兵的英勇战绩,成为特色鲜明的优秀红色教育基地。在这系列纪念馆群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许世友将军在胶东展馆尤为特色鲜明。馆中分为“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胶东子弟兵”三大部分,陈列了战争时期的史料和照片,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战、保卫家园的无畏事迹。在他的发动下,30多人报名参军,为国效力。许世友将军驻扎于此期间,并先后指挥过榆山大会战、发城围歼战、长沙堡伏击战、收复栖霞城等战役。仅1943年一年,许世友将军就指挥作战975次,攻占敌伪据点23处,歼灭日伪军1万余名,占胶东伪敌总数1/3以上,粉碎了日军的“蚕食”推进政策。在实践队员的参观过程中发现,诸如此类丰功伟绩不胜枚举,在潜移默化中为到访游客渲染出了极强的家国气息,激励大家奋勇前行。
图为八路军胶东军机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俪馨 供图
在红色文化的带动发展之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跃提高。2014 年以前,战场泊村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发展水平滞后,农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2014 年,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及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景区正式开放,成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优化产业结构,村两委开始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探索红色旅游的发展之路。
一三产业共联动,推进发展新格局
“海阳苹果好,经‘尝’忘不了。”在海阳的路旁,宣传海阳苹果的广告几乎处处可见。海阳人并没有辜负这一片绿水青山,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种植业、林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原本高达 60%的土地抛荒率;二是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保留了樱桃、板栗等高产果树的同时引进新型高收益高附加值农作物,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据实践队员了解,其中文冠果种植面积约 600亩,计划 5 年后大规模采摘,预计收入可达千万元以上;三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内农产品既作为红色旅游采摘园供游客采摘,又通过与寿光蔬菜公司合作供采购商订购外销,剩余原料则外包给青岛食品加工公司加工成农副产品,景区对外销售。瓜果蔬菜等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的“致富法宝”。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大地上渐次铺陈,一幅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工作人员介绍到,2019年5月,海阳市战场泊农业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村集体以土地和资产入股占比57%,社员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占比43%,战场泊村迈出了农业种植园和旅游业开发之路,致力于打造集赏花品果、采摘游乐、生态示范、乡村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体验基地。
图为关于战场泊红色文化带动农业发展调查数据统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俪馨 供图
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与推进下,战场泊村发展出了一条独属于当地文化的发展之路。在红色文化的第三产业中带动农副产品行业发展,亦推动了整体经济水平提高。通过此次实践过程,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到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强大助力和不同产业联动发展的带动力量,也认识到了在乡村发展中还存在人才流失、劳动力缺失等方面的缺陷。在后期实践工作中,实践队员们将进一步明确实践方向,探寻乡村发展底层逻辑,推进乡村文化经济振兴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3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