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元宵之工艺,传美食之底蕴
——“食暖人心”队调查元宵节美食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易烹白玉丸。”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为更好得传承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食暖人心”队深入元宵节的习俗和由来,使广大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听前辈们说,元宵节的含义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赏花灯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而舞龙则是表达中国人对龙的敬畏之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为探究元宵传承历史,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家中长辈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长辈的口中得知其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有团团圆圆之意,故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为深入了解元宵文化,实践队员还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元宵节时的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实心圆子,人们通常会选择吃煮熟、煮透的甜馅元宵。同时,因为汤圆和“滚”同音,所以“滚汤圆”也就成为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滚汤圆,吃汤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去庙里求平安、健康与团圆。
为了使实践队员对元宵节的习俗有更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实践队员还在网上搜索了元宵节相关资料了解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是元宵节当天晚上人们会去寺庙烧香祈福等活动。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这一习俗起源于汉代,在东汉时期元宵就被视为“浮元子”而开始流传起来。
通过对元宵的调查研究,实践队员看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家人团圆的愿景与期冀,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团圆的重视,使实践队员在这一天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传承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由于现在人们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导致对传统小吃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