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森林公园,感受文化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刘鑫

游森林公园,感受文化传承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东北部,是两千多年前古黄河遗迹,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2023年1月18日,薪火相传实践队队员前往森林公园进行参观。

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规划面积2177.82公顷。森林公园由古桑林片区、古梨林片区和槐林片区三个片区组成。该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黄河文明”国家旅游线路。森林公园内百年以上古树有三万多棵,被称为“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其中以古树资源最为独特,被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椹果之乡”,古树种类繁多,资源特色明显。

夏津县是“中国椹果之乡”,古桑树面积达400公顷,主要集中在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范围内,被第三次国家文物普查认定是全国规模最大、树龄最老的桑树群。拟设立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古桑树群落跨越元明清三朝代,百年以上的古桑树达2万多株。古桑树群落见证了沙丘变林海的历史沧桑,是一项伟大的“以桑治沙”的生态建设成就,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国农桑文明繁衍生息的集中体现,是桑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给夏津人民的民生福祉之源,兼防风固沙功能、观光休闲、原料供给、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极具生态、历史、文化、经济和科研价值。因此,设立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级森林公园,对保护以土地集体所有和林木个人所有为主的古桑群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鲁西北乃至全国古桑树群落保护提供了典型和示范。

实践队员首先参观了椹仙村,椹仙村坐落于夏津黄河故道森林腹地,遗存6000多亩全国面积最大的古桑树林群,其中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远远望去,整个椹仙村像一座城堡,绿树掩映,古色古香。城门外两侧,是两棵据说有千年历史的古桑树。

实践队员从城门进入,是一条笔直的大街,两旁有特色商品罗列,都是仿古建筑。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小街巷,里面或景观,或商铺,古朴又不失风趣。村落四周随处可见的便是古桑树,目测至少有几十年的树龄,为了保护这些老树,当时修建古村的时候,特意预留了它们的生长空间,这些古桑树在今天依然旺盛的生长着。在村落的一处角落,有一座全木质的将军府,据说整座木制建筑的将军府从南方拆卸运到夏津,再拼接组装起来的。整座建筑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木质结构文化的精粹,柱子和横梁上的镂空雕花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还参观了德百温泉小镇、会盟广场、大运寺等景点。此外,森林公园还包括了颐寿园、金柿园、杏坞园、香雪园、槐林狩猎场、天绿园等各大景区,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通过此次的参观游览,实践队员不仅感受到了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还体会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古人的辛勤劳动以及独特的智慧,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了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得到不断的继承与发展。

撰稿人:刘鑫

实践队:薪火相传队

审核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宿松县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

参观宿松县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为了传承红色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自我提升、培养爱国情怀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10日,我来到了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参观宿松县博物馆。图…… 何烁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三下乡:返乡分散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电气学子三下乡:返乡分散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10日至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学习百年党史,凝聚青年力量”电气学院赴红色基地新虎团队开展了…… 电气学院赴濮塘镇新虎团队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最新发布

【强国有我新时代,学思践悟续华章】
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此,实…
采访模范党员
2023年1月25日,为学习共产党员精神,“高擎‘时代’火炬,辉映‘青年’模样”实践团队员前往模范党员沙向阳家中进行采访,体悟红色精神。当实践团成员走近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看到的是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
礼敬先人事迹,弘扬中华文化
礼敬先人事迹,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心推出《章丘线上非遗…
学习传统文化内涵,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滋养中华大地,孕育辉煌文化,更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拼搏不息的历史。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
北京科技大学寒招进行时~蓟州一中&咸水沽一中
北科寒招之蓟州一中与咸水沽一中2023年1月18日,北科寒招小队之煎饼果子小分队进行了第一次线上招生宣讲,宣讲面向的主要对象为蓟州一中与咸水沽一中的学生和家长们。本次寒招主要从北科印象、专业情况、精英…
走进即墨古城,传承非遗文化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服务学校发展特色,鼓励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保护,不断深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品…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留住文化根脉,延续民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漫长的历史岁月造就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支撑着中华儿…
学民俗文化,承华夏智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为深刻了解民俗文化,真正践行民族精神,2023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一路“统”行小队队员连秀…
学习鼓子秧歌,领略非遗文化
学习鼓子秧歌,领略非遗文化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山东省济南商河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由于鼓子秧…
江海青年救援队走进学田北苑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
青年救援队走进学田北苑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近日,教育部提出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南通大学青年救援队积极响应赴学田北苑社区为小朋友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此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