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物登前古,法昭天下清。 ——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普法专业团队

文物保护工作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正确认识文物保护法是正确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文物的前提。知法才能更好守法,学法才能更好用法。近日,实践队队员的第二次文物街头普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文物保护常见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

1.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2.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3.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4.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

5.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破坏的;

6.施工单位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文物修缮、迁移、重建的;

7.转让或者抵押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

8.将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或者抵押给外国人的;

9.擅自改变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用途的。

二、什么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有什么保护要求?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有损文物安全的活动,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依法履行报批程序。

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管理单位要注意什么?

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禁止用火、禁止与文物保护无关的用电。确需用火或者安装电器设备、设施的,应当制定防火安全措施,报所在地公安机关批准,公安机关在批准前应当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日后的普法实践中,实践队队员也会结合短视频等途径,在专业的同时不失趣味,更加详细、深入地将《文物保护法》介绍给大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9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曲阜师范大学“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普法专业团队”在寒假开展了关于普法宣传的社会…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曲阜师范大学“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法与民相表里,法安则政和。中国的法治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它在维护和保障人权、保护合法权益、惩治犯罪行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经济社会…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普法专业团队”普法实践纪实
在本次普法实践中,实践队队员走上街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部分亮点作出介绍与解释,以下为亮点详细内容。亮点1:生育手术须经妇女本人同意生活中,一些医院在实施生育手术或其他与妇女…
巾帼力量,法律保障。 ——“普法专业团队”实践队普法纪实
随着2023年的到来,经历了又一次全面“大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以下为实践队队员在普法实践过程中对该法及本次修订的初步介绍。最新一次修订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即新理念…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与丰厚的文化意蕴,维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近日,实践队队员在认真了解、整理有关文…
“普法专业团队”实践队纪实
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以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大学生法制教育素质,切实做好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经过实践调研,我切身感受到加强大学…
普法宣传下基层,政策法规入民心。
在当今时代国家的法律体系已经较为完善,21世纪也是一个由法律统治的时代,但是1月17日上午,实践队的队员采访了几名学生,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询问了他们一定量的法律问题,并且根据实践队提前制定好的调查问…
普法宣传下基层,法律精神入民心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
普法宣传下基层,法律精神入民心。 ——“普法专业团队”实践队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
探究花饽饽发展,了解文化传承情况
作为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曲阜师范大学鲁地拾遗队队员,我来到当地饽饽店,在说明来意并得到拍摄许可后,欣赏手艺人做好的花饽饽,这里有很多生肖饽饽,但是最吸引我的是福袋饽饽,颜色鲜艳,用红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