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云实践活动中,2022级护理二班组织团队针对福建民俗文化——春节习俗开展云调查和云学习。队员们通过网上学习和实地考察,对福建春节习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积极宣传,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福建民俗文化。
春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历久弥新。在千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各个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俗,并且代代相传。福建的春节习俗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经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发现并总结了以下几个习俗。
1、放“门蔗”
多在福建闽南一带,在过年期间,要在房门的两侧放上两个甘蔗,在甘蔗上还要贴上红纸,称为“门蔗”。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队员们特别去请教了当地的一些老者,原来在闽南方言中“蔗”和“佳”同音,寓意着新的一年渐入佳境,还有一种说法是”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2、守岁
在农历腊月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共同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农村,有些家庭还有在寒冬腊月“围炉”的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成了大多数家庭的习惯。

3、蒸碗糕
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比如泉州、晋江等沿海一带,在过春节前会蒸“碗糕”,也称“发糕”。队员们请教了家里的长辈,了解到在闽南语中,年糕越“发”越好,寓意着新的一年越过越好,发达发财。“碗糕”一般是甜糕,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4、跳火群
每家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使其火焰旺盛,男人依辈分跳过火堆,边跳边念念有词。象征着把旧岁的邪气烧掉,消除灾晦,迎来干净吉利的新年。团队特别去请教长辈,才知道念的是“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跳火群”结束后,要打扫,要用新扫帚,扫完后把垃圾堆放在门边,扫帚畚斗放一起,寓意发家致富,同时若“跳火群”的火苗未熄,还留有余灰,要收集起来一起放到炭炉中,称“添旺”,寓意家业兴旺。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福建特色春节习俗,感悟到了福建民俗文化的丰厚底蕴,并希望能为福建民俗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3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寒假社会实践小队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望村里感受当地浓厚的元宵节习俗。俗话说:“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农村的正月十五极……
李怡潇 郭彤彤 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江苏无锡宜兴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在宜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美食——乌饭,就如其名,是……
王馨瑜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上下五千年,英雄好汉辈出。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2月2日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了解当地人们口中的石敢当文化。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
郭彤彤 白佳 薛云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象征。早在《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章句,古琴在中国有近3000年的历史。闽派古琴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闽派……
黄曦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1月30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参观当地有名的岱庙,学习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岱庙,旧称“东岳庙”,……
于梦媛 白佳 郭彤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寒假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1月30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参观当地有名的岱庙,学习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岱庙,旧称“东岳庙”,……
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牢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万象更新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对“……
李怡潇,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牢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风凛合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西南望村对“……
于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