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更好地从多方面去理解和保护非遗文化,2023年1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匠心传承,拾忆非遗”实践队前往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开展“探寻非遗魅力,领略匠心风采”社会实践活动,走近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此次我们实践队成员所至调研参观地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是聊城市文化馆建设的非遗精品展厅,该厅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并且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法,展现聊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经非遗展厅负责人介绍,在节假日期间,时常会有传承人带领想了解相关知识的人来到非遗展览馆参观学习非遗文化,也有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到展览馆开展相关非遗传承活动。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遗就不复存在,所以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000多人,但该群体大多年岁已高、后继乏人。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陈列馆,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学习非遗文化,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未来的力量无疑是巨大而持久的,只有当青少年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非遗才能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协同创新,促进活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保护非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要一成不变的对非遗加以传承。创新是艺术和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传承是重要的,但如果不将传承的精神与时代结合起来,用创新为传承的精神赋能,传承便会沦为形式主义的附庸,进一步非遗文化可能会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然而脱离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非遗只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保护非遗,重要的是要结合当下的生活,发掘非遗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用创新为非遗传承提供动力。“非遗+文创”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文创产品也广受欢迎,如果能更多地将非遗文化中的元素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形成新风格,推出新样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非遗走进大众眼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能够将非遗文化更快捷、全面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使得非遗能够为更多人了解和学习。
随后,负责人带领我们走进陈列馆,参观过程中大家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非遗作品,在明亮的灯光下,众多展览品显得格外夺目。陈列馆从多个板块介绍非遗文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舞蹈、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曲艺,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非遗文化。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非遗展品——郎庄面塑,它起源于山东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 ,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展览墙上,一个个面塑鲜艳形象,生动夺目,让人不禁赞叹传承人手艺之精巧,不愧为指尖上的艺术。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领略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更体会到了以手工艺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文化,切实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活力,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1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