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飘在天上的艺术,感历史底蕴与传承--马克思说得真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曾秋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彰显文化自信,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为了解风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说得真”队实践活动在潍坊市展开街头采访,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居民对风筝制作的喜好程度及其存在的现状,与此同时也随机让被采访人员发表自己对风筝制作的感想及其如何发扬。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那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至乾隆年间(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明代潍坊风筝以板子风筝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以长串蜈蚣为最(最长可达三百六十多米)、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造型系列,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鱼虫等。目前,西杨家埠村风筝扎制专业户近百家,风筝品种达三百余种,年产近百万只,主要传承人为杨其信、杨其民、杨连敏、杨乃忠、杨学顺等。

本次我们社会实践小组主要采用线下采访的形式,收集居民对风筝制作的意见,小组成员对采访的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统计。本次实践小组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汲取到了许多关于对风筝制作存在现状的一些建议,值得我们参考。在本采访过程中,我们也顺便讲解了许多关于风筝制作的知识以及对风筝制作这个传统手艺进行保护,并表明风筝制作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今后社会发展存在的影响,被采访人员也对此感到支持。

在后期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96%的人都有过放风筝的经历,其中有79%的人大体了解风筝的制作,34%的人曾自己动手做过风筝,而28%的人却对风筝的制作了解甚少。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风筝制作进行了宣传并且了解了居民对风筝制作的了解程度,这将更好地推动我们小组接下来的工作。

撰稿者:曾秋硕

马克思说的真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6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传承历史文化,永续文明薪火
叮叮的凿石声,声声回荡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回响了众多个日夜,撰写下儒学经典、人物传记、文学史实。众多书法石碑汇聚一处,用无数不朽的石头,倾诉着曾经发生的天命和周遭、物事与人心。帝王的大志,将相的…
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书法独创一家,草行楷隶妙笔生花,一撇一捺内涵叠起,一起一落潇潇洒洒。华夏文化传承久远,四大古国一方风范,忠信孝悌与人友善,四海和谐共普九天。石碑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为记录文字、传承文化发挥…
【探寻东平古迹,感悟中华文化——马克思说的真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白佛山,原名危山,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城西,海拔37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传承和…
防范诈骗多求证 骗术再高一场空
防范诈骗多求证骗术再高一场空为了更好保障群众财产安全,引导群众理性辨别诈骗方式,采取正确的防骗措施,1月17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青岛市胶州市、潍坊市诸城市开展以“防范诈骗多求证,骗术再…
山水一程 沂路书灯:山东大学小树林“山魂海韵,沂你同心”支教队顺利完成支教
2023年1月18日,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南队开启了最后一天的教学工作。教学最后一天,志愿者和孩子们早已相互熟悉,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教学任务顺利推进。以下是今天的课堂剪影,让我们一起回顾。第…
【唱响端鼓余韵,坚定文化自信——马克思说的真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端鼓腔”又称“端公腔”,是发源于山东省东平县境内的微山湖沿湖一带…
“弘文励教秉初心,凝心聚力育未来”支教宣讲团成功开展趣味化学公开课
化学化工学院“弘文励教秉初心,凝心聚力育未来”支教宣讲团成功开展趣味化学公开课为进一步增强初高中生对化学相关专业的了解与认知,扩大支教活动的影响力,1月17日,“弘文励教秉初心,凝心聚力育未来”支…
礼菀华夏菁萃——相约茶林 共赏青绿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着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茶林间,茶香阵阵,歌声悠悠。采茶女们身背竹篓,脚步轻快,嫩叶在指尖跃动,一幅《春日采茶图》跃然纸上。开春,正值四月采茶时,…
山东大学小树林“山魂海韵,沂你同心”支教队顺利完成第五日支教
2023年1月17日,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南队开启了新一天的教学工作。以下是今天的课堂剪影,让我们一起回顾。上午第一节生物课,杜静媛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生物的学习方法,接着给同学们细致地讲…
【2021级本】山东大学小树林“山魂海韵,沂你同心”支教队顺利完成第四日支教
2023年1月16日,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南队开启了新一天的教学任务。以下是今日的课堂内容回顾。上午第一节课,蔡子涵老师从什么是诗和怎样写诗两方面出发,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以诗歌为主题的课堂。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