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张嘉怡

俗语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过倒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伴随着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传递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家与团圆的情怀。恰逢小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社会实践队队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饺子这一中国的传统美食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亲身参与到包饺子这一活动中。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的过程其乐融融,队员认为这也是文化的传承的真实写照。

饺子的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其名称繁多,古时候饺子就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的名称。三国时期,称饺子为“月牙馄饨”,而在南北朝时期称饺子为“馄饨”,唐代的时候又称其为“偃月形馄饨”。在宋代的时候称饺子为“角子”,在元代的时候称之为“扁食”; 明末称为“粉角”;而在清朝时候被称为“饺子”。

本次队员选择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两个人精心准备,分工合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队员负责调馅,妈妈负责揉面,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包饺子开始,队员的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她左手拿来一个汤圆大小的面团,右手抡起擀面杖,在面团上碾压了几下后又用左手朝着逆时针的方向迅速旋转着面皮,右手的赶面杖在他的手中滚动,左右手灵活自如,一个圆圆的饺子皮便诞生了。队员也紧随其后包起饺子,与妈妈密切配合。

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文献记载,我国民间过年吃饺子的习俗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明朝沈榜著《宛署杂记》载:“元旦拜年,作匾(扁)食。”清代,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得到延续并固定下来。清史有关资料记载:“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说明过年吃饺子,在清时已成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随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春节吃饺子的寓意不止于此。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通过此次包饺子,队员表示,包饺子寓意着喜庆吉祥、幸福美好。过年包饺子是与家人一起动手,不同分工,齐心合力的幸福时刻。包的是有滋有味的饺子,是将过去一年所有的不快琐事全都包走愿望,期盼的是新的一年的美好。

撰稿人:张嘉怡

“燃习俗之薪 延传承火炬”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青春风采正当时,砥砺奋进新征程丨重庆大学“薪火赓续,再起征程”实践团寒假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重庆大学“薪火赓续,再起征程”实践团于202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成员分批前往各自家乡附近的红色文化教育基…
继承先辈意志,发扬红色精神
我要勇敢面队参观泰安市抗日烈士公墓为发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光大青年学生切实体会到当今时代和平的来之不易,党的艰辛发展历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我要勇敢面队队员孙熙若在2022年12月30日参…
年味渐浓时,有联春更浓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学形式,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向往以及美好祝愿。为感受春联的独特魅力,2023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前往当地书法班学习写春…
新春又来到,年味何处寻——“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赶年集品年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农历新年将至,尽管现在网购日渐发达,但传统的赶集仍是扎根在中国老百姓血脉中的精神寄托,在村落乡间,最有烟火气的集市成为寒冬中最火热的年味聚集地。2023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
曲园学子走进社区,宣扬消防知识,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大众的生活安全意识不强,防范力较弱,在无意识中可能引发本不应有的消防事故,或出现偶然性的消防事故时无法冷静应对,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因此,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
禁毒有我
曲阜师范大学“禁毒有我,译苇以航“社会实践队前期准备禁毒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几年来,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禁毒治理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
高举思想旗帜 弘扬精神内核
高举思想旗帜弘扬精神内核——闪闪红星队发问卷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伍闪闪红星队在2022年末至2023年初期间开展了发布有关二十大…
参与之我,时代之音
参与之我,时代之音——闪闪红星队宣传实践活动感悟2022年至2023年闪闪红星社会实践队伍开展了围绕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活动,选题紧扣2022年党的二十大会议展开,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新时代新时期展现出的积极昂扬…
喜迎二十大,反对邪教侵害
1月2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邪教的意识,不断增强群众自觉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曲…
运用现代科技,便利实践调查
运用现代科技,便利实践调查——闪闪红星队发问卷活动实践感悟2023年年初,闪闪红星队经过一系列调查、采访、总结,讨论得出了一套精准详实而又通俗易懂的有关二十大精神的线上调查问卷,为不便参与线下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