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继续开展实践调研。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伍来到了坐落于聊城市古城区的聊城县衙,一同了解聊城县衙内闪耀的法治光影。实践队员首先来到了工房。走进工房,可以看到内部有“快班”,旁边还有三座人物雕塑。根据工房内部陈列的文字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快班分步快,马快,始为传递公文而设,后以缉捕为主要职责,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捕快”。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后得知,明朝没有捕头一说,只有衙役,而且衙役不属于官,他们只是州、县衙门聘请的长期工或临时工。这也是古代官员制度中的一种用人理念,充分体现着古代的法治思想。这种法治理念在今天也有继续沿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临时工”。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礼房,礼房外赫然立着一块巨石,上书“浩然正气”,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实践队员得知礼房主管全县的教育和宣传方面事务,负责有关神鬼方面的祭祀活动。具体如管理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等祭祀场所;管理僧人道士、操办祭祀礼乐事宜和节日庆典;岁科考试时,协助知府或学政组织童生参加府县试或院试;旌表符合封建礼制的忠义、孝子、节妇、烈妇等。实践队员走入礼房后,看到了古代考试场景的再现,据此实践队员得知,这便是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的体现。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在县衙内礼房举办的便应当是最初的乡试。这种选拔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类似,尤其是高考,足以见得今天对以往法治思想的延用。
实践队员随后来到了正堂,映入眼帘的是正堂中央悬挂的名称“忠慎堂”。正堂是知县大人公堂审讯的地方,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法院与法官,正中间悬挂的明镜高悬四个烫金大字时刻提醒知县大人判案要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办事公正无私。在今天,这种“知县公堂审讯”的法治思想也有沿用,实践队员一致认为庭审的“公开制度”与古代的法治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既是古代法治思想的光芒,亦是古代与现代的交融,法治理念经历时间的沉淀,到如今人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完备的法治体系,依然离不开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足以见得古代法治思想的意义深远。
实践队员穿过大堂之后,又参观了则为二堂(思补堂)、三堂(三省堂)和家眷宅、大仙楼等,整个建筑群遵循封建礼制,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院落,建筑布局与职能设置十分健全。将县衙参观完毕。
“ 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回想今天参观的种种,实践队员不仅感叹古人的智慧,他们思想先进,法治理念也较为健全。对比古今,古代闪耀的法治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发掘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此次实践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