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外宣调研团团队成员王祥宇
华夏文明最早在黄河流域形成,黄河文明作为历史悠久、绵延悠长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就吸引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外学者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黄河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团队基于美英法德俄五国的报道,探索其眼中的黄河是何形象。
我们搜索调查了自2012至2022年五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原文,并通过翻译、校对,追寻着黄河的“踪迹”。我主要负责俄罗斯主流媒体的报道。我首先搜索了《塔斯社》《新闻报》《论据与事实》等主流媒体近10年的新闻报道。发现其数目自2012年起波动式上升,并主要集中于近3年。外国学者对于黄河的关注越来越高,黄河逐渐走进外国人民的视野中。在40多篇报道中,占比最大的还是关于黄河的污染和保护问题,其次是探究黄河在孕育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俄罗斯的报道中提到了关于中国黄河曾经的污染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在中国提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当年表示出一定的怀疑之情,但更多的还是希望这个“不可能的工程”能够改善黄河如今的处境。在近5、6年中,俄罗斯主流媒体更多关注于中国为保护黄河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和黄河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俄罗斯学者也曾在黄河地区取景,并以此为根据拍摄纪录片,在《论据与事实中》写道:“黄河曾巨浪滔天,带给人民深重的苦难,但在中国政府的治理下,黄河的环境已经不是’洪水猛兽’了。”
黄河的形象逐渐丰满,除了关注环境问题,文化遗址与挖掘也逐渐进入外国学者的视野。俄罗斯学者曾前往河南、兰州、甘肃等地的传统文化遗址寻找黄河的印记,探索黄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与代表性。黄河记录了中国北方环境与人口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奋斗姿态。
在俄罗斯的主流报刊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政府为保护黄河所做出的努力。我国政府看到已有问题后,对症下药,直击痛点,将计划付诸实践,将措施落实到位,将成果展现给人民。中国近年来通过了《黄河保护法》更象征着中国在黄河保护的措施上更进一步。中国所做的这些努力,俄罗斯主要报刊也给予了高度赞扬。
传播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向世人展现真实、全面的黄河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仅仅是依靠政府就能达到的事情,这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力量也许微弱,但“天地之功不可仓促,艰难之业当累日月”.我们也将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我们的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0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