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壁画,源远流长
壁画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我国早在汉朝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观的墙壁。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1月14日来到山东省淄博市的聂仙村进行参观学习,以此来扩大我们的眼界,进而促使我们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播。
中国壁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皇帝时代,人们用来记录日常生活、表达内心愿望,以及出于社会巫术活动的需要,在建筑物的门户上画上具有驱邪功能的图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和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几十处原始岩石壁画的地点,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其中有些岩画堪称鸿篇巨制。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阴山岩画,把整个阴山的山体连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其内容包含了狩猎、放牧、舞蹈、战争、交媾等各方面的场景,堪称北方游牧民族的画史。此次参观壁画的活动,不仅有生动的二十四节气立于电线杆上,亦有与之呼应的壁画立于墙上,有山水画,亦有励志语录……我们身处其中,受到了无限熏陶。
通过本次参观,我们了解了壁画文化,其中壁画与节气结合,与山水风景结合……尽显美丽风采。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深感,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之美。希望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能更好的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为文化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撰稿人:陈保仿
“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
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9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