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国家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切实感受基层农村发展的新气象,探寻乡村振兴的有效之举,同时彰显当代大学生爱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2023年1月16日,河海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调研实践团成员来到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进行走访调研,对屈子祠镇党委副书记干汉林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作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汨罗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思想强农、文明育农、文化惠农文章,助力乡村振兴。以屈原文化著名的屈子祠镇利用其优势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探索出一条具有屈子祠镇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屈子祠内屈原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鑫梦 供图
通过采访,调研团成员了解到,近5年来,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该镇围绕“建设‘文化强镇’,打造‘旅游名镇’”这一目标,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促进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屈原艺术小镇通过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据了解,屈原艺术小镇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一轴两带四区”进行规划布局:“一轴”是以屈子祠大道为轴线、以屈子文化园核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为核心区;“两带”是指由屈原大道和屈西路打造的生态文化带和人文教育带;“四区”包括屈子祠景区核心区、屈子文化创意产业园、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我们依托屈原艺术小镇的规划,加快屈子祠景区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进程,积极推进‘旅游+农业’项目。”干书记向大家介绍道。
图为屈子祠镇特色舞龙活动局部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鑫梦 供图
此外,作为甜酒、粽子及其他糯米食品制造的原材料,屈子祠的水稻糯稻极具特色,实现了糯稻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屈子祠镇种植水稻面积近万亩,主要品种有糯米、大米两个种类,并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目前在范家园、屈原、新义三村发展糯稻种植2000亩,建成了集中连片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深入开发汨罗粽子等地域标志性商品,让顾客沉浸式体验手包粽子的过程,推动产品变精品、劳作变体验,持续构筑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群众共同富裕目标。
在采访的最后,干书记动情地说,“作为大学生,你们应该深入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希望你们都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做贡献!”
图为调研成员与屈子祠镇领导干部座谈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鑫梦 供图
此次乡村振兴调研,重点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着手,当地负责人通过讲解,带领队员深入了解屈子祠镇屈子文化园和粽子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此次调研队伍有部分成员是汨罗市本地人,是乡村振兴的体验者也是受益者。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队员们对屈子祠镇的乡村振兴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当地政府、村民及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未来,屈子祠镇将探索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发展活力,提高乡村创新力和竞争力作为思考的重点。屈子祠镇将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探索一条适合该镇产业发展之路,带动乡村发展活力,提高乡村创新力和竞争力。以屈原文化为核心打造地域文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擦亮湖南鲜明独特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名片。
通过本次实践走访,团队成员表示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细致深入的理解,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