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吕韵,创新流唱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景行

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吕剧的认识和态度,以便更好地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吕韵悠长实践团深入山东省滨州市进行调查。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是一笔内蕴深厚、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成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也需要符合时代要求才能历久弥新。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创新普及优秀文化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促使人们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感染人们,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实践团为更好推动吕剧守正创新,展开调查。

通过在商场中不断询问,了解到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

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大爷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思语 供图

通过调查公园一位正在听戏的大爷们发现,河北人民对河北梆子较为了解,对山东吕剧的了解微乎其微。庆幸的是有一位大爷是吕剧的忠实爱好者,通过他我了解到吕剧是山东地方戏的代表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剧种之一,它的表演形式综合了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法,完美地融合了文学、美术与音乐等元素。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

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

更让人值得激动地是有一位山东德州的老奶奶激情演奏一曲,这也是第一次听到现场版的吕剧,我感到深深地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不尽相同,吕剧是齐鲁文化的戏曲表现形式。吕剧的唱腔风格和代表剧目,处处体现着齐鲁文化的思想准则和山东人民淳厚质朴的性格特征。可以说,传播弘扬吕剧,是继承优良传统的有力举措,是传承齐鲁文化的重要抓手。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的文化选择越来越多,吕剧与诸多戏曲剧种一样,都处于文化竞争的漩涡之中。如此一来,保护与发展吕剧,不仅重要而且

更有必要。

戏曲是一门现场的艺术,演员在实践中利用台上台下的交流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表演方法。戏曲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单向文化传输,而是传统文化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校学生是戏曲表演的欣赏者和感受者,也是戏曲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被传统戏曲感染的同时,也为戏曲创作提供了新素材和新思路。戏曲会因为青少年的参与而得到发展,而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也将因此提升。

创新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摈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使其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能够促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国声音和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国学热”随之兴起。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而寻求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国学热”兴起,促使教育市场不断扩大,书法、武术、围棋、中医以及古琴演奏等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学习。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古琴、书法等我国文化精粹,借助文化创新,能够促使我国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4月19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题活动……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有……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白血病儿童

11月22日,由湖南师范大学17特殊教育班组织的志愿活动于下午三点,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王承艳组织负责,活动环节分为,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培训,陪小朋友做手工。本次活动与……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一次家教实记

(通讯员:王承艳)芃芃看见喜欢的会尖叫,会拥抱,尖叫两三次次,每次三四声;扯头发,3次;看见瓶子会让姐姐拧开,直接瓶子,不会说;学着姐姐喝水,先是想拿姐姐的水杯,我告诉芃芃,……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来自星星的你

(通讯员:王承艳)关于自闭症儿童,我见过的,喜欢长时间注视某些东西,比如自己的手、随身的玩具、转动的风扇、花园里的洒水器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都归类为“自闭症行为”。我们……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班级志愿活动开始啦!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之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威海)法治新言调研团开展线上法院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法院法制宣传情况,丰富团队研究内容,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2022年1月14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法治新言调研团通过线上访谈形式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邀请了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
互联网从业者眼中的时间暴力——余生皆假期团队顺利开展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调研访谈
1月14日上午,余生皆假期调研团队对浙江省杭州市的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的张先生进行采访,了解互联网工作者群体的有关于劳动异化的状况。张先生本科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后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有多家大…
循声觅道体悟吕剧 发扬非遗演绎风采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
走近群众,以普法护黄河
走近群众,以普法护黄河2022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黄河护卫队队员走进了大街小巷,通过问卷形式了解人们对于黄河保护状况的了解程度,并且向群众们科普黄河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查结果显示,在年龄…
走进山东吕剧,助推创新发展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吕剧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12月25日到12月27…
发戏曲传承 扬吕韵流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
走前人之路,纪烈士之名
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10日(通讯员:宋成超)今年一月十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安徽财经大学“还酹江月”团队部分成员怀着…
牢记使命,共建时代新篇章 ——重庆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实践团实践纪实
2023年1月9日至1月13日,重庆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实践团成员前往各自家乡的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学习”专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二十大刚结束的背景下展开,旨在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
寒假社会实践行----秦楼街道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数字社区”建设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便利社区公众生活、改善社区管理、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数字社区”建设是“数字城…
返家乡|线上线下同步宣讲,共筑网络安全防护墙
返家乡|线上线下同步宣讲,共筑网络安全防护墙(通讯员:吴诗羽高丽函指导老师:文磊)1月10日,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用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的方式在湖南衡阳、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