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宁津杂技,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王梦冉

简要:【以宁津杂技,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14日电(通讯员王梦冉)宁津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杂技文化、红色文化、蟋蟀文化、美食文化、剪纸艺术等异彩纷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国文化先进县,有“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中华蟋蟀第一县”的美誉。今年以来,宁津县根据省、市“十强产业”行动计划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文、融合创新、相互赋能”的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旅产业撬动经济发展。

【以宁津杂技,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14日电(通讯员王梦冉)宁津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杂技文化、红色文化、蟋蟀文化、美食文化、剪纸艺术等异彩纷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国文化先进县,有“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中华蟋蟀第一县”的美誉。今年以来,宁津县根据省、市“十强产业”行动计划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文、融合创新、相互赋能”的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旅产业撬动经济发展。据了解,宁津杂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县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将传统的杂技表演与声、光、电、影、景等舞台效果相结合,以宁津本土作家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为主题,打造大型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为止,该杂技情景剧观看人次达到40余万人次。以杂技蟋蟀谷项目为龙头,确定宁津县一心五区(县城文化中心、蟋蟀文化区、杂技艺术区、美食文化区、红色文化区、历史文化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策划打造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以文化艺术中心为中心,东部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北部打造美食民俗文化旅游线路;西部打造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南部打造杂技蟋蟀谷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格局。另一方面,宁津以杂技、蟋蟀、剪纸等丰富的非遗文化为资源,打造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将杂技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大型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带动收入1000万元;宁津蟋蟀以体健力足、牙齿尖利、剽悍好斗而闻名全国,蟋蟀罐也因其制造工艺古老、文化气息浓厚而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每年交易额能达到3亿元,带动旅游、餐饮、蟋蟀用具等从业人员4.5万人;打造宁津“山东手造”品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手造产业集聚区,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了特色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基地,为困难家庭搭建创业平台,每人增加月收入1500元。宁津被称为“杂技之乡”缘由于民间杂技的历史悠久。上溯虽无文字记载,但据七、八十岁的老艺人回忆,他们从几岁就跟着爷爷跑江湖、而爷爷也是自幼随父辈祖辈从艺的。野竹李村老艺人张福文说,他听父亲说,他的老爷爷曾在光绪年间出过慈禧太后办的七十二道“皇会”,顶过竹竿大旗(即“古老中幡”)。所谓七十二道“皇会”,代表七十二行,是一支庞大的检阅性质的队伍。前面是一杆竹竿大旗,由一杂技高手用头顶着穿过城门(竹竿比城门高得多,演员须借助跑的速度使竹竿向前倾倒方能穿过城门),跑上城楼。宁津杂技在中国杂技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始于秦、汉,兴于唐、明,盛于清末民初,从“人戴兽面,男为女装”的表演,到全国独一无二的黄家镇杂技古会。从野竹李艺人张的“顶竹竿过城门”位居72道皇会之首,到艺人们“边撂地”,边赶路,走出国门进行中外杂技技艺的交流。宁津杂技在中国杂技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津杂技流行于鲁北地区,至明代达到鼎盛,鲁北因此成为全国杂技的汇聚地和活动中心。宁津杂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门类和派别,演出规模和范围日渐扩展,以“惊、险、奇、美”的艺术特点闻名遐迩,《蹬板凳》、《舞中幡》、《小花旦抖空竹》等节目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宁津县杂技团成立于1971年,其前身是该县杂技一、二团,再往前追溯就是一些私人团班。早在1953年就有何庄乡金华堂杂技团,李文治杂技团,王书春杂技团,保店乡张书香杂技团。其性质都是私人班底,由县文化馆开演出证明信演出。1956年11月,宁津县同时成立了两个专业杂技团,即“宁津县杂技一团”和“宁津县杂技二团”。杂技一团由李文治的班底建立,杂技二团由王书春、金华堂的班底建立。1958年8月又由张书香、刘普立的班底建立了“杂技三团”。1962年10月三团并入一团。1971年1月20日,一团又和二团合并为“宁津县杂技团”。“宁津县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旅产业撬动经济发展。”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于妍介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2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百日行动,守护安全

(通讯员张升鹤)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坚信仰、强信念、跟党走,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实践中要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 张升鹤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市场,脆李铺出一条致富路

(通讯员刘昱铭)8月24日,重庆巫山调研团回到巫山县城,准备启程进入当地市场进行考察调研。调研团此行的目的在于了解“巫山脆李”真实的市场供求和价格高低涨落的变动情况,以此清晰认…… 刘昱铭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通讯员张升鹤)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 张升鹤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酸甜“致富果”,助力乡村兴

(通讯员孙亚雯)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践深入了解“三农”问题,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暑期实践调研团以“巫山脆李”为调研对象,共同前往重庆市巫山县,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 孙亚雯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学子三下乡:了解巫山脆李,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张成芳),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重庆调研小队成员张成芳走进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了解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巫山脆李以及纽荷尔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为打好脱贫攻坚的战役,江…… 张成芳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山水江岸,人民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快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城乡贫富差距,为深入理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便更好的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江苏科技大…… 郑烨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探访“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之乡

(通讯员孙亚雯)“巫山有佳果,脆李行天下”,近年来,重庆市巫山县围绕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巫山脆李”,使脆李成为了巫山的“致富果”,助力了乡村…… 孙亚雯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郑烨)为坚持贯彻党中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快速走向现代化、规模化,江苏科技大学重庆乡村调查团于2022年8月22日在巫山县曲尺乡人…… 郑烨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最新发布

先锋实践队第九天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2023年1月14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第九天支教活动圆满结束,支教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在完成支教任务时更加顺利。7时30分,一天的支教任务拉开序幕,队员们在每节课的课前十分钟内将…
诵红色诗歌,承革命精神 ——纪念萤火虫实践队特色公开课开讲
2023年1月14日14时,由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收集记录组主持的寒调活动特色公开课——朗诵红色诗歌正式开讲。本次公共课依旧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由全体支教学生共同受教。本次公开课由…
支教第九天,拉下序幕
今天是支教的第九天,明天就是最后一天,寒假的支教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不管怎么说虽然支教的时间很短,但确实也很能够锻炼人,即使线上支教没有线下支教时候的环境问题,但是线上支教的一些过程又很难执行或…
“先锋”之旅第九天
时光飞逝,今天已经是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九天,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进行了线上线下问卷的发放。今天的第一节课,为小朋友准备了非遗知识的讲解,为了更好的让小朋友参与到课堂当中,我选择了非遗文…
折杨柳,师生情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六年级组的老师们2023年1月14日的线上支教工作如期进行。今天是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和老师依依惜别。早上第一节课是英语课,罗娅婷老师认真仔细的讲解了…
蒲公英实践队问卷发放完毕
(通讯员陈瑾2023-01-14)蒲公英实践队在经过四天的线上线下问卷发放工作后,本次以“讲文明城市生态之风,观美丽乡村绿色之画”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度也即将收尾。1月14日8时,成员们在QQ群进行打卡后开…
红色精神永相传,爱国精神永铭心
(通讯员何梦妮2023-1-14)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于2023年1月14日开展朗诵比赛公开课,这节公开课,学生们在欣赏网上朗诵视频后,拍摄一段自己朗诵的视频。下午两点课程开始,学生们和队…
踏遍青山风景,领好美丽云南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2023年1月14日的线上支教工作如期进行。为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们继续了解大千世界,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于2023年1月14日下午两点在钉钉开启了六年级支…
绿水青山调研团走进济南,助力黄河流域生态补偿
1月13日,绿水青山调研团赴济南黄河河务局开展调研,丰富了团队成员研究黄河流域合作机制的材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社会阅历,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济南黄河上迄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下止…
绿树衬蓝天,荒山不复在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4日电(通讯员刘晓晨)步入新时代,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中国面临着来自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中国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出于对国际压力的反应,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