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智”乡村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刘雪辉

法“智”乡村行——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为了解城乡人们法制观念强弱以及农村法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查阅大量文献、收集并分析线上调查问卷反馈数据后,法“智”先行实践队队员于1月13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本次选取的调研地点为居民生活的村落和街边贩卖点,调研对象大部分为在乡务农的中老年人,调研内容围绕“农村法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法治的方式”“加强农村法治,永葆农村生机活力”三个方面来开展。在本次调研实践中发现,农村人民法治思想及观念意识淡薄,并且农村法治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为详细探究,队员来到农户家庭中了解到以下情况并稍作概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我国的农村法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城乡二元体制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农村法治理念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农村的全面法治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耕地面积较大,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但是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如果不能实现农村的发展、解决农村现阶段法治不健全的问题,那么我国国家也难以全面进入法治社会,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法治程度,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走访调研中发现,农村法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农民法律意识指的是农民对于法律知识、思想以及观念的认识,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民的法律意识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未成正比。走访了解到很多农民的权利义务知识模糊,法律观念淡薄,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不能运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有少数农民以暴制暴,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还侵害了他人的权益。第二点,农民的司法救济意识欠缺。司法救济意识是保证法律能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当前社会环境对农民并不友善,农民无法跳出圈子寻求司法救济。根据走访了解到,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坑农骗农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村司法救济意识欠缺的漏洞,非法抬高种子、农产品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乱占耕地,破坏农业资源,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无法摆脱现有思想束缚、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根据走访调研和线上问卷反馈,完善农村法治的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完善农村法律自治制度。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法律自治制度是农村法治的变革制度之一,但是由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以及法律知识有限,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法律自治还不够健全和规范,因此,在现阶段下必须全面推行农民的法律自治,全面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都落实到实处,逐步健全农民的参政意识和能力,全面推行农村法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第二,健全法治维权机制。在法治社会中,必须要加强法治维权机制,由于我国农村的法院一般设置在乡镇上,经费主要靠地方的财政来拨款,这种机制必然会干扰农村的司法独立,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途径来维护农村法律权威,提高农村的司法效率,保障农村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减少错案冤案的产生。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法律的实施实行全面的监督。
在调研结束后,法“智”先行实践队队员简略分析了加强农村法治,永葆农村生机活力的三个努力方向。第一,在现阶段要紧紧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大农村的法治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考察好农村的实际情况,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与农村发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统一的制度和规章,使农村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有完善的制度可以依托。第二,结合农民的思想,全面推行农村法治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的法律意识。受访者认为农村基层管理组织要派出专人,对农民进行法治教育,将法治与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进行统一结合,用通俗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农民,了解农民的心声,明确农民需要什么类型的法律知识,根据农民的需要宣传相应的法律知识。此外,在农村普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落后偏远以及经济贫困地区的法治教育和宣传,增加农民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让每一位农民在遇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后都能够合理的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切身权益。第三,完善法律服务范围,拓展农村法律服务领域,全面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受访人表示农村的基层管理组织可以建立相应的法律服务机制,选取专人担任服务领域的服务人员,不断发展农村的法律服务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法律服务的范围,同时,将这项服务与农村基层的司法单位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的将法律基层服务与法律支援服务等内容结合起来,让每一位遇到困难的农民都有专业的机构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队员积极与队长进行沟通交流,记录此次调研过程,并在队长的指导下总结完成此次调研报告。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性任务 ,需要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促进农村的法制化,目前,农村法治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些许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因此,必须探寻有效的手段来完善农村的法治工作,做好农村法治的建设工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爱心进行 支教继续
爱心进行,支教继续——2023年寒假实践活动支教第九天(通讯员郭骐源2023-1-14)2023年1月14日,蒲公英实践队郭骐源成员的支教第九天课堂开始。经过支教几天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的熟悉与默契了。7时55分,蒲公…
赏美丽景色,悟特色发展
2022年底的寒假,为了更加了解当今社会地区间的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蒲公英”调研队的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去到了有着“江北西湖,故道明珠”美誉的浮龙湖,以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中心开展调研。浮龙湖旅游度假…
法“智”乡村行—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
法“智”乡村行——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
返家乡|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通讯员:杨佳音高丽函指导老师:文磊)1月10日下午,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小队分别前往重庆市大足中学和湖南省湘潭市开展了网络安全科普宣讲,助力全民了解网…
力学而笃行,履践而致远 ——乡村调研社会实践感悟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对于理论知识理解得越清楚,实践也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则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深入。正是出于希望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以及在实践…
走访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品悟先烈精神
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10日(通讯员:宋成超)今年一月十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安徽财经大学“还酹江月”团队部分成员怀着…
返乡学子齐宣传,反诈知识入民心
(通讯员柳增文敖琪陈俏妍指导老师:文磊刘炼鑫)1月12日,2023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周海欣、王宏睿分别采用线下宣讲、社区走访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活动。家住湖南…
畅游塞上老街————曲阜师范大学“政”传文韵社会实践队
深藏于闹市中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老街最初叫朋苏克街,后来改称通顺街,如今,因承载着呼和浩特的历…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学习共青团山东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系列活动,厚植青年担当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学习共青团山东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系列活动为深入学习共青团山东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鼓励当代青年成为新时代精神的继承者、传扬者,传媒技术…
山东大学寒假团校实践:紧跟时代,争做先进团学骨干“领头羊”
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作为山东大学第33期团校威海校区学员,付美琳参与山东大学团校寒假社会实践专项,前往四川政协报社实习,聚焦“九个深刻领会”研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