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中,大多时候是在中原农耕文明与少数民族游牧文明交替统治下存在的。公元前58年,匈奴呼韩邪,即单于位,于公元前33年第三次入汉朝,并言“愿婿汉氏以自亲”,迎娶王昭君。汉匈对这次和亲十分重视,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史上的浓重一笔。汉朝为表示此次和亲的政治意义,汉元帝改元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也。并举行了隆重的“临辞大会”。昭君出塞和亲,“单于欢喜”,封昭君为“宁胡阏氏”。1954年,内蒙古包头召湾汉墓,出土了 “单于和亲”文字瓦当,这一发现,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汉匈和亲的重大政治事件,是颂扬和纪念昭君出塞和亲的实物见证。昭君出塞,今天被视为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融合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互鉴的典型案列。
今天,在昭君博物馆中也陈设了许多匈奴文物。昭君博物馆自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先后经过四次扩建提升,已形成了以“昭君文化”“匈奴文化”及“和亲文化”为特色的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积极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8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