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一字——- “吃”。
籺,是广西北海民间普遍一种传统特色食品,也是古时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先秦时期,南越地区俚僚人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将简单的谷类、根茎类作物捣碎成黏稠状,包上肉菜来吃,形成类似糍粑的食物。做籺、吃籺是过节最古老的传统习俗,此俗至今尚存。籺采用糯米(粘米、麦粒或其它粗粮)主料加辅料制作而成。籺有糯米籺、田艾籺、粉皮籺、寿桃籺、簸箕籺、煮汤籺、菜包籺、水籺、粽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糯米糍、发籺等等各种品种。
北海人喜吃米粉、薯粉制作的食品,统一叫做“籺”,北海发音做“ei” 。籺的制法多种多样,可咸可甜可油炸,杯子籺是一款很传统的小吃,也是北海众多籺类中的一种。把提前制作好的米浆放到碗里蒸熟,晾凉后就可以吃了,看上去小小的一碗,却很顶饱。相传最早的时候是确实用杯子装的,后来改成碗了,所以也叫做“碗籺”,米浆蒸熟了之后,会在碗的中心形成小小的旋涡,因此也有不少当地人叫它“鸡窝籺”。据说在以前,这样的制作方式是为了渔民出海的时候方便携带,想来是有些道理的。
除了杯子籺,常见的还有田艾籺。简单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首先将田艾绒在水中反复搓洗两次,每一次搓洗,棉花般轻柔的艾绒滑过手心之间,仿佛母亲抚摸着工艺人粗糙的双手。接着拗干水分,置入水中烫一下,其后沥干水分。在糯米粉雪山上倒入滚烫的开水与些许微微飘落的艾绒,两者互相融合,化成了一个面团,揉起来热且粘,有时你还会获得一双白手套,捏起一块小面团,压平、包馅,最重要的还是拿模具进行成形,这样一个个田艾籺就成形了。置入蒸炉,小火蒸至水气笼罩着每一块籺。
西汉《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这里出现的“糠核”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唐代杜甫的《驱竖子摘苍耳》:“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这里提到“籺”。唐代韩愈《马厌穀》:“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也提及“籺”。《新唐书》记载“监军李大宜在军中,不治事,与将士樗蒱、饮酒、弹箜篌琵琶为乐,而士米籺不餍。”《太平御览》记载,“食糠籺耳。有叔如此,不如无!”这两部北宋的典籍都记录了“籺”。明清的历史文献中,也屡次出现“籺”。这些古籍记载的“籺”,在一千多年前只是粗糙的杂粮食品,甚至是粗劣的食物。但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整合、改良、升华,糅合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五谷滋味,演变为色香味俱全、广受欢迎的地方特色美食。在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籺是让人难以忘却的味道。即便是现在,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发展的洪流渐渐淹没了很多东西,作为北海人儿时舌尖上的味道,街头巷尾的杯仔籺与田艾籺也越来越少。但“无论人还是味道,都是时代的产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8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