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于花剪丹纸间现真章——非遗滨州剪纸进校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梅云婷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8日电(通讯员 梅云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在传统技艺领域,手工技艺产物与机器产物相比而言最不同的价值在于它带有手艺人的“温度”,虽然器物可能不是十全十美,却最能展现出手艺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以及手艺人对作品的态度。在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通知中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通过手工技艺做出来的东西,会因为有温度、有情感而产生感官上的不同感受。

而对于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如何口口相传,手手相教是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青少年朝气蓬勃、学习积极性高,是非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及文化熏染的主要群体。

对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1月8日以视频会议形式走进日照市中学日照一中,与参与学生共同体会非遗滨州剪纸的魅力与深厚文化。

明非遗之重,感艺术之瑰丽

2023年1月8日晚上19时30分,实践队员连线日照一中部分参与同学进行了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的宣传交流。此次交流分为介绍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了滨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由来、发展历史、传承现状等。

同学们了解到早在2008年,滨州民间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滨州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题材粗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千百年黄河沿岸齐鲁大地上的人民,口口相传,代代相教,不断创造,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经久积淀的结果。它历经黄河文化的孕育,又经齐鲁文化的洗礼和民俗礼节的熏染,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现着别具风采的文化神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文化主管部门和剪纸艺人的努力下滨州剪纸得到了广泛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民族艺术形式,滨州剪纸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许多中小学都已开设了剪纸课程,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开设了剪纸艺术欣赏等课程。

图为非遗进校园交流会开始画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图为日照一中部分参与同学与参会实践队队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苍颜银铰讲祖孙深情,花鸟案图翻新天地

通过了解,同学们发现滨州民间剪纸的传承主要是祖辈相传和师徒相传。而祖辈又主要是母、女、奶奶、姥姥等亲属关系。实践队员紧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的传承人蔺飞飞老师。蔺飞飞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滨州人,出生于剪纸艺术之家,师从鲁北地区民间剪纸代表人物杜秀贞。继承了齐鲁剪纸粗犷豪放的剪纸风格,有烙纸,撕纸,剪纸等多种形式。现在致力于剪纸实践教学,非遗保护宣传,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继承人蔺飞飞老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实践队员以视频《指尖上的剪纸艺术》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蔺飞飞老师是如何成为非遗传承人。自幼跟随奶奶杜秀贞学习滨州民间剪纸的蔺飞飞,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剪纸技艺的魅力。在视频中蔺飞飞提到:“小时候记得奶奶的房子里全是好看的剪纸图画。五六岁起,就搬着小马扎坐在奶奶身旁看她拿把小剪刀剪纸,有时便会学着奶奶的样子剪。”剪纸艺术既是蔺飞飞和祖母的共同传递的一份文化,更是那个坐在马扎上仰头看着奶奶剪纸的小女孩一生都在怀念的美好童年回忆。

图为实践队员播放视频《指尖上的剪纸艺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随着国家近年来各级部门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方面的大力号召提倡,以蔺飞飞为代表的诸多非遗文化继承人紧随政策方向开始积极创新转型。

现在滨州剪纸已经形成以剪纸技艺的创作教习为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实用性创新为辅,并同时开设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等活动,使得滨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下大师的神坛,走进黄河沿岸的千家万户。

图为滨州地区实践队员剪纸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丹纸映初心,青年书写非遗新篇章

在宣讲的最后,实践队员也提到如今的科技发展使得社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进入到了快节奏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不仅拓展了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也重新形塑了人类文化记忆的存储和建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和民族的精神文明财富和传统文化,传承人与社会应加强保护与传承。但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慢文化是否还能成为热门话题和看点引起大众的注意,以及如何能够顺应新媒体时代趋势重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是重中之重。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梅云婷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鼓励传承人把传统手工艺等非遗传承好。通过手工技艺做出来的东西,会因为有温度、有情感而产生感官上的不同感受。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原真性、生态性和活态性能否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下全面地展示与表达;社会活力群体如青少年了解和认知非遗文化的途径和方式能否更加丰富还是未来努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了解滨州剪纸,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让更多的人进入到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文化的队伍中。以这样多样丰富的形式,为非遗文化传承造新血,明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7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春意盎然,万象更新。2025年4月10日,由兰州交通大学校团委主办、新能…

弘扬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山东省…

最新发布

西农学子回访母校:相聚北中,相约西农
为响应学校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活动的号召,进一步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知名度,来自生命学院、经管学院、植保学院、机电学院和人文学院的五名同学组成回访小队,经过将近半个月的前期准备,于2022年1月9号线下…
访“中国考古圣地”,讲东方古老文明
社会实践|访“中国考古圣地”,讲东方古老文明2022年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对“中国考古圣地”城子崖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是…
参观德州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
参观德州博馆,弘扬传统文化为了了解德州优秀传统,弘扬德州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于2023年1月7日走访了德州市博物…
观红色经典,品红色韵味
(通讯员文施蕲2023-1-11)为通过视频动画等展现方式,向学生们展现经典红色故事,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红色文化,发挥出红色文化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
第六日支教心得分享
今天是教学的第六天,在和家长和学生充分沟通后,我决定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基础概念和基本公式交给学习里的老师解决,我主要负责完成学生的拓展拔高,这对内容学生有些困难,对我而言也是个挑战,我对自己…
爱心启航,让梦飞翔 -先锋实践队第六天支教成功开展
为使我校青年为社会多做服务贡献,落实志愿服务中去,团总支实践部开展了寒假支教活动。2023年1月11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实践部先锋实践队开展了第四天的支教活动。支教开始,各位队员…
闲逛开元寺庙,弘扬传统文化
闲逛开元寺庙,弘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瑰丽的宝藏,传承和保育民俗文化,对延续古典之美、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俗文化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具有物质生活价…
5.汲取儒家思想精髓,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引领中国文化几千年,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巨…
青春献礼二十大,红色人物心中留:党与红色人物
2022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曲阜师范大学砥砺前行队就党的二十大与红色人物的内在联系而采访了中国共产党员,并进行了线下宣讲活动。国之青年,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时光浩荡,风起青萍,时间之河川流…
4.汲取儒家思想精髓,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引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