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新旧动能转换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12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能动转换调研团成员曹一鸣在山东省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园开展以“调研动能转换,共建高效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走进生产园区,感受机器人产业园动能转换带来的变化。
12月28日,能动转型调研团成员曹一鸣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园区的动能转换情况,实践队员曹一鸣采访了园区中的工作人员。实践队员积极提问有关动能转换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也热情解答,当问到如今济宁市是否还是大力依靠煤炭进行发展时,工作人员表示济宁市如今全面落实山东省“十强产业”行动计划,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制造强市”的新名片愈发清晰。实践成员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深入了解到多年前的济宁市大力依靠煤炭开采等产业助力经济发展,但随着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煤炭资源的不断减少煤炭开采等产业造成的一系列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济宁市决定以发展“四新”经济为核心,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最初外购部件进行组装,到如今凭借自主创新跻身国内行业前列,机器人产业的蝶变与这座城市的转型息息相关,目前已经建立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以“以链招商、以商招商”的策略,引进国内外机床整机及上游配套企业进驻,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听完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成员走进机器人展厅作进一步了解。进入展厅后,实践队员从机器人如今发展程度,机器人不同种类及承担职务等方面向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提问。通过采访,实践队员曹一鸣得知目前此产业园中数百台的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准备出厂。而在不同场景下,不同的机器人也担任不同的职责,如在精密制造场景,工业机器人在融入了柔顺力控特性后更加柔性化,可实现更高精度、更强灵敏性的应用,在装配、研磨、铆接等复杂精密场景加快普及应用。在特种机器人方面,随着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和应用需求不断挖掘,机器人发挥自身作为“钢铁侠”的优势。在深海,山东未来机器人开发的深海铺缆机器人具有国内首创的大水深智能作业能力,具备水底行走、悬浮机动、精准导航定位等技术,抗水流能力强,可在1500米深的海洋中进行人工无法完成的海底光缆、电缆、管道等铺设作业。在航天领域,问天实验舱携带移动灵活、定位精准的小机械臂,成功完成舱外设备巡视测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机器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层出不穷,为推动产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助力。
轻资产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如今能“破壳”壮大,离不开当地实实在在的要素支撑,据介绍,济宁市县两级拿出不低于总额度70%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土地分级分类保障制度;出台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26条、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9条。济宁“制造强市”战略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6月增长14%,增速达今年最高水平;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月回升10.8个百分点。同时济宁市坚持规划引领,绘制鲁西南都市区“绿心”蓝图,坚持系统治理,推进采煤采矿塌陷地生态修复,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理,塌陷区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好转;塌陷区水质改善效果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也不断增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动能转换政策,更切实体会到了动能转换带来的变化。实践结束后,实践成员曹一鸣还与其他成员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讲述了实践过程,交流了实践结果,分享了实践的心得体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