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从城市走向农村,从意识走向产业,在体验中记录,在记录中思考,透过感性的表面,分析理性的经纬,找出独属于乡村的那抹神奇色彩,用青春画笔执杖,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独属于青年人的颜色。
中国青年网南宁1月10日电(通讯员李中情)2023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寻“技”社会实践队前往广西博白县宁潭镇长春村,走进乡村发现新的乡村发展策略,助力客家杂技发扬光大,并提出通过博白杂技实现乡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实践之初,访问先行。乘着朝阳,队员们前往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博白县宁潭镇长春村,进行访问调查。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博白杂技、乡村振兴两个部分。据了解,长春村民多为客家杂技人,他们大多参与过或大或小的杂技演出,其中老一辈的长春村民曾是杂技表演的核心力量,对博白杂技的“高难美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部分人仍从事着杂技动作的指导工作,为中国传统杂技的传承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使博白杂技文化不至于泯灭。队员们走进家家户户,首先调查村民们对博白杂技赋能文旅途径,助推乡村振兴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很多村民表示,自己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具有极高的乡土情感,并且大多数人还身兼着传承博白杂技的使命与责任,如今的青年人愿意关注乡村事业,让客家杂技人在创新的形势下,既能发挥所长,又能实现乡村振兴,自然对本调研具有很大兴趣。随后,队员们向村民们详细阐述了利用博白杂技这一当地特色,打响博白杂技这一名片的现实意义,以视频、图文并序等方式向大家展现出走文旅途径,讲好中国杂技背后的故事,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式,获得村民们热烈的反响,也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步入乡村,走进大地。步履不停,队员们走进博白县宁潭镇高村队,来这里寻找客家孩子苦练杂技勇敢追梦的故事。树林郁郁葱葱,河水碧波荡漾,一栋栋造型古朴、配套完善的特色民俗,这是这一片杂技之乡带给队员们的第一印象。位于宁潭镇的高村队利用独特的杂技特色的景点和周边,结合独特的乡土资源,走出来一条“美学+杂技文化+乡村旅游”的新型致富之路。队员们沿着“美学小巷”走入家家户户,进入农家房改造而成的清雅民居民宿,喝杯热茶,短暂而惬意地享受一番田园生活。每一间民宿,处处散发着自然而然的温馨和舒适,无论家具和摆件,杂技文化风格各异的装饰,既体现着中国文化,又有乡愁的记忆。复古的建筑风格和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队员们,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观赏旅游,提升了旅游的层次化、多样化,同时将中国的杂技故事宣传出去,既保留了古朴的杂技文明,又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反馈思考,发展致远。对于许多一辈子从事杂技的村民来说,博白杂技作为一项技艺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根本,队员们希望能利用中国文化作为源泉,打响博白杂技的宣传创新之路,让更多的客家杂技人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留得住乡愁,又扩大宣传面,实现乡村振兴。建议主要围绕发挥优势和探索创新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围绕发挥优势和探索创新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倡导要结合自身本土的杂技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展其能,各显其长,利用社会各方面投资意愿来加大融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工作,通过搭建平台、资源下沉等多种形式,精准发力,构建博白杂技多渠道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结合乡村振兴需求,积极探索杂技文明融入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路径,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杂技文化赋能文旅发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服务的特色品牌。队员们在体验现代化乡村生活的同时,一路上断断续续记录,时时刻刻思考,把发现的优点和不足一一列举,走进社区、村委等有关单位,向相关负责人提出加快文旅融合、提升博白杂技适应性等针对性建议,用自己的眼力、手力、脑力、笔力助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从城市走向农村,从意识走向产业,在体验中记录,在记录中思考,透过感性的表面,分析理性的经纬,找出独属于乡村的那抹神奇色彩,用青春画笔执杖,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独属于青年人的颜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