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黄河流域重点领域治理与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大局稳定,2023年1月6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疫’不容缓,‘治’在先行”实践服务团分别在山东菏泽、济宁、淄博和济南就疫情对黄河流域的影响问题展开调研。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防治黄河洪涝灾害始终被作为历代执政者治国安邦的大计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且易受气候变化、土地使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正竭力维持其生态功能,滋养这片土地上赖以生存的生命万物。黄河流域养育着中国约12%的人口,支撑着中国约14%的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之大超乎想象,使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按下了“暂停键”,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以一种令人始料未及的方式,为黄河流域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带来了积极的希望。中国生态环境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3月,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2020年,黄河流域水质优良(达到I—III类)比例达到78%,同比增长6.5%,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3.8%,降至9%。主要工业集聚区地表水水质改善,可对附近社区的健康和福祉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2023年,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继续延续这一转变、推动绿色经济复苏必将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首要任务。对于黄河流域而言,尽管不是疫情的重灾区,但在“后疫情时代”,仍将面对诸多行业停摆,复工难,经济社会秩序亟待恢复的艰难局面。在这种局面下,黄河流域该如何“保护”,又该如何“发展”?借助本次疫情,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才是黄河流域未来长远发展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黄河流域各省份应该积极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将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相结合,探索一条“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鉴于黄河流域发展现状,在后疫情时代,建议黄河流域在努力做好生产恢复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发展,更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类加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屏障。今后的发展应该是在充分尊重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发展,维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健康”的平衡。优化人地关系和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布局“三生”空间,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二、要经济,更要民生——着力改善民生,保障公平目前,黄河流域民生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要把着力改善民生摆在首位,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期战略,大力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并使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加快农业产业化。
三、要数量,更要质量——坚持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在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应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同时,应着力打造以历史文化遗迹、黄河水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一体的沿黄历史文化长廊,点线结合,大力繁荣文化事业,讲好黄河故事,以文化内涵建设为抓手打造文化品牌,提升黄河流域的知名度,助推文化旅游业大力发展。
回顾过去三年,借助新冠疫情,我们的“母亲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又该提出怎样的政策来延续黄河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保护”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也才能使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9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