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改善社区卫生,助力社区防疫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于梦雪

疫情当下,社区卫生问题更是不容小觑。为响应国家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创建美好家园,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层服务乐行队于2023年1月4日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社区进行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紧张有序,分工合作,进行保洁搞卫生活动。队员们拿起扫把、清洁球、小铲子等清洁工具,对社区内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等重点场所和隐蔽死角处的各类垃圾、杂草杂物、烟头纸屑、废口罩等进行彻底的清理。

图为基层服务乐行队队员于梦雪倒垃圾。

实践队员协助社区内的卫生管理人员做好社区的消毒杀菌、卫生清洁等工作,对垃圾桶周围环境地面进行清理打扫。在管理人员的安排下,经过简单的分工,实践队员立即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因社区长期未有专门负责打扫清理卫生人员,很多垃圾未得到及时清理,白色垃圾、干树叶和绿化带树枝、杂草等遍地都是。实践队员二话不说,立即行动。虽然气温较低,但队员们争先恐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卫生环境。实践队员还协助社区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包括电话调查、入户访问、测量体温,还采取电话询问、网络联系、上门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详细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发现有生活困难的,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协助链接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面资源,为困难群体提供必要救助或相关服务,保障困难群众生活,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图为基层服务乐行队队员于梦雪在社区街道打扫。

实践队员还负责对相关传染病的宣传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疫情防治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疫情变化、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提高文明素养和防护意识,配合党委和政府的防控工作。向服务对象提供党委和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疫情防控动态、公共政策调整等信息服务,引导群众关注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减轻群众忧虑和恐慌心理,营造积极乐观、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增强战胜疫情信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奉献。

疫情期间,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底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区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基层社区在防止新冠肺炎外部输入和内部蔓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了社区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促进社区疫情防控的进一步优化实施,切实了解本社区的防疫措施和行为,基层服务乐行队对现实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部分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受访者均为前孙社区居民,居民配合度极好。疫情防控既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宣传,也离不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排查和居民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有效的居家隔离政策保障了疫情得以控制。

图为基层服务乐行队队员于梦雪宣传公共卫生。

在实践队员的宣传走访中,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防疫知识大大增强。人们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疫情到来期间,人们不求回报、不论名利,共同守护美好家园。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向居民们传颂卫生文明精神,用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实践队员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实干,留给居民整洁舒适的卫生环境。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公益不分年龄,服务不分人群,为了公众的利益,大家会用微薄的力量,以小聚大,积极参与到街道、社区组织的社区服务、环境整治、社区援助、社区治安、公益慈善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发扬水肥一体化(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进一步了解乡…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成功举办第八届司法社会工作年会
为促进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发展,进一步推动司法社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司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2022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与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
发扬水肥一体化(1)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我国氮肥料利用率与一般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磷肥和钾肥等肥料利用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因此,寻求最佳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是重中之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
传承千年文脉 体悟中华韵味
元日即指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史书中,很早就有春节记载。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佳节的庆祝活动变得越来越异常丰富多彩…
曲园学子寒假行——了解护牙知识,关注口腔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为响应国家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成健康中国的理念,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层服务乐行队于202…
感悟二十大精神,谱写华丽新篇章
2023年1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传递实践队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实践。近期党的二十大会议拉开了帷幕,我们实践队对于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了解程度展开了调查。据了解,大…
探索“木兰溪模式”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一条溪流的命运,不仅折射出一个地域的变迁,还透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弘扬吕剧文化,细嗅传统韵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响应国家号召,担当起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给岁月以文明队”与12月18日召开线上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通过返乡…
蜡染—刀尖上的艺术
蜡染是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祥,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合现代的审美要求。带着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憧憬,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桃换旧符
不知何时,新年就不再似从前那般“热闹”,许多传统习俗逐渐遗失,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新年情怀从未淡化。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家家户户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因子——春联。贴春联仿佛是刻在了中国人的DNA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