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是中华老字号,其传统手工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探究山东省淄博市周村烧饼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并为民间手工技艺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2022年12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从民间手工艺的历史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研。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我感悟颇深亦收获良多。
图为制作周村烧饼工具及流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增萌 摄
踏进周村烧饼博物馆的大门,古色古香的建筑、透着厚重感的旧照片、保留下来的石碾映入眼帘;展示在大厅的《烧饼赋》,详细讲述了周村烧饼的特点、声誉以及百年传承、发扬光大的历程;一处20世纪初的周村火车站,真实展现了当年小贩推着小车叫卖的情形……我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了周村烧饼的四大特点:薄、酥、香、脆。“薄”是指烧饼薄如纸片,拿起折叠,会发出“刷刷”之声;“酥”是指烧饼入口一嚼便碎,失手落地即摔成碎片;“香”是说烧饼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脆”则与酥相辅相成,给人以上佳的口感。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原料配方、延展成型和烘烤是周村烧饼成败的关键,其核心在于一个“烤”字。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若非高手,掌握不好烤的技艺,烧饼质量就难保上乘。这样细致的工艺,自然少不了制作人日复一日的练习,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周村烧饼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增萌 摄
我们有幸采访了周村烧饼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春花,“我是从小看着母亲做烧饼长大的,那个时候不够高,就踩着凳子学做烧饼。”从小的耳濡目染,使王春花与烧饼结缘。1993年,她开始跟着周村烧饼第三代传承人梁文超学习制作真正的周村烧饼。早期的烘烤炉不像现在这么先进,炉壁的两旁没有遮挡,需要徒手将饼坯放入240℃高温的炉膛。初学的一年时间,她的手臂经常出现大面积烫伤,与她同样师承梁文超门下的“弟子”有不少选择了放弃,而王春花却坚持到了最后,并在50余名弟子中脱颖而出,被老师梁文超选为第四代传承人。
这大概就是作为传承人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她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她干这一行爱这一行,在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她一丝不苟、重细节、追求完美,长期的工艺实践和训练,使她对细节和精确度具有严格地把握;她又富有创新精神,随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她的主创团队在周村烧饼制作技艺上进行了工艺流程再造,她将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在传承的前提下追求创新。我们都表示对非遗手工艺和精神的传承应齐头并进,非遗是用手用心去创造,它有灵魂有厚度,有创作者的虔诚,更有中华文明的血液。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传承人讲述周村烧饼历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增萌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我们应齐心协力同唱一首传承的歌,让“非遗”与时俱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传承无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