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张婉珊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但是并非每一个城市都能把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打造成城市名片。相对于佛山而言,佛山也是一个古镇,佛山陶瓷瓷砖也是颇有盛名的,石湾陶瓷公仔栩栩如生,各种传统老式建筑古色生香……而佛山也有很多提升传统文化、改造传统文化的成功例子:北宋年间建的佛山祖庙是春节的必定打卡地点,带动祖庙附近的商业经营;祖庙附近的岭南新天地携手香港商人和外国设计师,以佛山传统老式建筑为底,改造特色商铺,给佛山传统建筑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提升了佛山传统浮雕建筑的知名度;石湾公仔街把传统陶瓷公仔的烧制坊打造成南风古灶景点,让人们享受亲手制作陶器的乐趣;金沙鸥村的明清进士碑和孔子文化;康有为故居和遗物;如此种种,都是佛山为保护当地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的有力举措。
但是,我觉得佛山的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在佛山,岭南新天地,南风古灶,祖庙等等都是旧名片了,对于外界地区来说,这些固然都是些个新奇事什。但是,我认为,一个城市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改造不是仅仅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更应是要让城市当地人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提高当地人对城市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再者,城市名片不是突出的一两个文化,传统文化是埋没的宝藏,是无穷无尽的。但很多城市包括佛山,往往会注重发展已有的著名名片,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湮没。所以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感觉,城市名片其实是画地为牢,禁锢了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使这个城市的多元文化单一化了。所以我觉得一座城市在发展自己城市名片之余,还得不断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使其丰富起来。
这次,我把调查的关注点放在了隐没在小小村庄里的传统文化。在佛山,有很多传统特色的村庄,例如逢简水乡、黄溪村等等,逢简水乡曾是香港TVB电视台的电视剧选景地之一,可见其传统美景,但却鲜为人知;黄溪村不仅有传统浮雕建筑,还有打仗的炮楼遗址,可以说是两大特色了,但是藉藉无名。黄溪炮楼,浮雕建筑,百年古榕,哪一个听起来都想让人去一睹美景。但佛山市仅仅是对这些文化进行了表面的改造,并添加了一些原本不属于这个村庄的传统特色,使其更有看点,而这我觉得这些正是村庄并不闻名的原因。也许闹市中的祖庙和岭南新天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适合与热闹扯上关系。
文化浮于表面是一种庸俗,深于精髓是一种享受;文化不是一味的模式化改造,闹市中的文化遗址,热闹中自带一份安逸,古建筑中的商铺是一种特色,是一种成功;但是在某些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文化更应保有它自有的历史沧桑,历史文物中的翻新痕迹,一样一样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传统文化的改造也要因地制宜,是循旧还是改造,有些适合原汁原味,有些需要注入新活力,都是需要我们一一琢磨的,常说的改造并非翻新的意思,而是在保护传统的前提下,注入时代精神。古村落的旗号,但崭新的石碑,新刷的墙灰和浮雕,刻意的古式建造,使原有的古式建筑没有了那分古韵,略显突兀。没有深掘古物背后的故事和用意,古物只是千篇一律的噱头,没有了灵魂。
佛山的城市名片、传统文化保护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我通过调查觉得,佛山的城市名片都是在闹市、商业圈之中,一些有内涵价值的传统文化顾及不暇,佛山名片是这些,但不代表佛山传统文化就只有这些,我们应该更深入挖掘和宣传那些有价值但鲜为人知的文化,展现佛山的多元文化。再者,一些传统古城镇文化的推广要杜绝模式化,尊重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摒弃翻新即是改造,即是注入新活力的错误观念。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兴观念碰撞下,如何自处和发扬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实事求是的探索才是真理,但介入破坏古物而迎合是万万取不得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