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淄博11月27日电(通讯员 李鸿鹏)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而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时代文艺作品中,农村题材凭借着独特的视听体验和情感链接,迅速的在大街小巷传播,红极一时。但往往难逃起的快,落的快的怪圈,其内容也大多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为了深入了解在现有情况下如何延长乡村新媒体的生命周期,研究其如何更好地传播乡土人情。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媒”丽乡传实践调研队于2022年12月26日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爱国新村开展实地调研。
搜集资料,做好万全准备。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在不减少线下活动质量的同时,准备了充足的线上调研环节。以此来减少队员们和村民们的感染风险。在活动一开始,实践队员们先在网上召开了线上会议,做好了各自的分工。而队员们首先的目标则是去网上积极的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为即将到来的线下实践做好完全的准备,不线下的时光浪费一分一秒。
而在经过了队员们的搜索之后,发现爱国新村有着现在处于新旧转型时期的中国乡村经典面貌,其确实有着对于新媒体的接收程度,但不多。因为网上确实可以搜到村子的相关资料,但仅有地址等基本信息,也有村民拍摄短视频,做博主,但其并没有网红一般的人物存在。实践队员们经过调查,已经做好线下探究的准备了。
图为实践队员在网上搜集资料 中青网通讯员 李鸿鹏 摄
对话村民,了解原因详情。
在对话访谈中,为了防疫要求和双方的身心健康,未采用集体访谈。取而代之的是单独采访,队员们选好目标,一对一进行采访。在对村民采访的结果进行汇总后,队员们发现该村的情况较为独特。该村因为与中小学相邻,其村中有大量学生及其陪读的父母,所以总体的新媒体使用量并不算低,但原本属于本村的中老年村民之中,其对于新媒体并无太大兴趣,大多数仍旧以传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对外界的了解探究,极个别的老年村民甚至基本没有与外界的联系行为。这究竟是新媒体吸引力不够还是另有他因。
对此,实践队员们又进行了一轮探究并将所得资料整合分析。发现其问题较为复杂,有的村民认为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城里来的东西,自己身为乡下人没必要了解,也不想了解。有的村民则囊中羞涩,没法购买享受新媒体所需的电子产品。而有一位大爷则表示看这些东西则有损自己身为长者的身份。至于拍摄短视频的少则有感觉有违于面子和缺乏题材两大原因。而本村缺乏专业的人员组织则让想拍摄短视频等新媒体的人员各自独立,缺乏配合,这导致其成品缺乏吸引力。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村民家采访 中青网通讯员 李鸿鹏 摄
谈事说理,探究新变化解决新问题。
即使有部分村民确实缺乏新媒体的相关使用经验,但在扩大了调查的样本数量和种类之后,发现更多的人其实是喜爱新媒体的。“短视频,我可喜欢看了,你看看,我今天刚刷到怎么做饭的视频我今晚作饭就准备用上,我给你推荐几个”?就如这位大妈一样,这个村子里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新媒体。他们也会看各种各样的视频,与这个世界共同呼吸。他们不仅是接收者,传播者,更是发明者,创作者。他们会将自己的点点滴滴融入世界的汪洋大海,他们吸收着外来的文化,传播着乡土的人情,他们手里举着新媒体,肩上扛着乡土情。他们推动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厚植了自家的乡土风情。
虽然该村的新媒体运用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其问题同样不可忽略。短视频等新媒体中乡村,是碎片化,不完整的存在。更多的乡村面貌则被其隐藏,就如那与世隔绝般的老村民一样,被隔绝在都市的钢铁森林里。只有真正的走进乡村,才能真正的了解乡村。而对于乡村来说,则需要引进新的人才和设备,提高拍摄者的职业水平,才能将中国乡村新声音传递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城市和乡村。只有城市和乡村一起发力于此,才能够避免边缘人群的被忽略,才能让每个人之间息息相连,让中国乡村成为真正走在时代前方的中国新乡村。
图为“媒”丽乡传实践队集体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师聪聪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