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计算机学院 作者:登高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去到了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地区对柳琴戏的文化进行了学习。

实践队员首先对柳琴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学习。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花腔”、“拉后腔”,1953年正式定名柳琴戏,主要流行区域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滕州是柳琴戏的主要发源地,柳琴戏在滕州经历了二百多年发展历史,根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推算,大约起源于清朝乾隆时期(1736-1795)。1900年前后,随着演出剧目的丰富,以滕县为中心的鲁南苏北地区出现了比较固定的班社,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滕州柳琴剧团为主的滕州柳琴戏从业演职员响应党的号召,按照“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

滕州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和滕州市柳琴剧团演出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专业文艺院团,是滕州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自2010年“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开展以来,每年演出柳琴戏250多场,复排了《墙头记》、《孟姜女》、《状元与乞丐》、《姊妹易嫁》、《王华传》《张郎与丁香》等20余部历史传统剧目,创排了“拥军专题”“普法专题”“嘉年华”等十余台综艺剧目。满足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需求。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知道了地方戏曲——柳琴戏,对于柳琴戏有了一个全方面的了解,而且也间接了解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

撰稿人:颜嘉颖

“青春正风华,文化永传承”实践队

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腊月中品味川味腊肉
说起这腊肉,大家一听名字就认为是冬天吃的,这还要从古时的一个习俗说起,这个习俗就是“腊祭”。腊祭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周代。在当时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到了年底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而这…
翎羽作丹青,岁久色不消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而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
研墨黑陶间,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
正是乡村振兴时,我作春风唤寒冬
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第二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会上,队长对近日的投稿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强调了宣传稿件投稿的要求,对稿件的格式、字数等进行了规范,并对更进一步的投稿任务进行了安排与调整。这…
研墨染黑陶,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