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中国影像方志,领略博白杂技背后的“高难美险”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李中情

当前,我们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全球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大国关系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克服困难、勇毅前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要努力在世界舞台和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提升中华文化辐射力、影响力、感召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一部分的博白杂技文化,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杂技在博白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自明朝以来,博白县杂技在活跃博白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渐渐成为了博白的一张标志性“名片”。博白是长江以南唯一的杂技之乡,拥有极其丰富的海内外表演经历,为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彰显中国魅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凤凰在这里起飞—广西博白县杂技艺术发展纪实》中,写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玉林日报》及海外的媒体均报道过博白杂技所取得辉煌业绩。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客家足迹行》摄制组,专程到博白拍摄杂技艺术向全世界播放。”《客家足迹行》这个节目,也是目前国内宣传博白杂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节目。

为更好的了解博白杂技的发展历史,助力传承博白杂技的优秀技艺。2022年12月28日,非遗寻“技”团成员寻本溯源,翻阅《博白县志》等书籍,并且观看《中国影像方志》的博白篇,寻找历代优秀杂技技艺传承人的足迹,探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白杂技的深厚历史底蕴。在观看到《肩上芭蕾》时,其技与艺相得益彰。博白县杂技艺术团团长黎玉华曾表示“《肩上芭蕾》这个节目最大的难点在于,底座的横向力要与尖子的垂直力,呈一个九十度角,差一丝一毫都会造成失误。”深刻地体现着博白杂技人追求严谨与完美的品质,并将尚武有力的传统发挥到极致。随着文化“走出去”的大力提倡,博白杂技迎来了新的生机,高超的技艺被赋予了东方神韵的隐喻,台下的掌声给予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也给予无数次的跌倒、伤痛和坚持。一次次突破身体极限的绝技,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的传奇,这就是杂技人的中国功夫。是奇技,也是奇迹。博白杂技用传承数百年的力量,续写着世界眼中的东方文化,以此,生生不息。

在观看历史影像期间,团队成员们对博白杂技的表演感到深深的震撼,体验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随着影像的一点点观看,呈现在屏幕上的是险中求稳、平中求奇的灵巧技艺。给团队成员们的感受是博白杂技以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艺相结合,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博白杂技以险中求稳,动中求静的特点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艺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翻阅博白杂技相关书籍,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本次博白杂技文化寻根之旅的最大感受便是体会到杂技技艺传承人的艰辛与其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的震撼,所谓才华不过是长久的努力,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尽是付出和汗水。我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需要经过重重磨砺的,是需要经过时间与历史的沉淀的,杂技技艺传承人要有无比坚韧的毅力与非凡的勇气,经历从炎炎夏日到寒冬腊月,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才能使杂技技艺得到更加准确的传承与更加深远的发展。

随着对博白杂技认知的加深,虽然博白杂技拥有丰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海外表演经历,但是在查找文献和实地调研中发现,鲜少有人研究博白杂技文化和博白杂技的对外宣传方面,使得这部分的资料尚缺。本社会实践队伍成员一致认为,博白杂技应该重视客家文化艺术节的平台作用,以此为依托,找准文化定位,突出博白客家杂技的文化精髓,吸引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在客家文化艺术节期间,杂技团应该配合政府的宣传,向外商宣发文字版杂技资料,例如中英文的宣传册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33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胡春华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决完成好“三农…
强基固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业强国建设2
习近平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
强基固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业强国建设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
探访援鄂英雄,传承抗疫精神
随着国家对疫情防控的放开,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必须做核酸了。虽然说核酸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一样,但在这三年的防控过程中那些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不应该被我们遗忘。2022年12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
弘扬传统文化有感
弘扬传统文化之有感曲阜师范大学“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统文化宣讲团于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在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面向学生宣讲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能够孜孜不倦地向时代前沿…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奋力再出发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3日电(通讯员张相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
传承民族经典 弘扬黄河文化
传承民族经典弘扬黄河文化为深入调研黄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相互作用,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与魅力,学习儒家文化的发展史,探寻沿黄文化的现实影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团,于2022年12月11日…
寻古韵,忆古思
寻古韵,忆古思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5日电(通讯员李存萌)为更深一步了解“新时代”黄河故事,更好地宣传儒家文化,探寻黄河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联,更好的推动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
学习儒家文化,探寻沿黄文化
学习儒家文化,探寻沿黄文化黄河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不仅在空间上和实际活动中紧密相连,在文化内涵上也相互关联。汉武帝时董仲舒“独尊儒学“后,儒学渐渐深入中国各朝代的各个社会阶层,儒家思想对黄河文化…
黄河故事集
传承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5日电(通讯员李存萌)黄河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寻黄河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联,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