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数字工厂,提高效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李亚男

数字记录考勤确实省去了很多人力,当实践队员问到,像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他们又该怎样进行打卡考勤呢?家长表示,首先这部分人占比很少,几百人的员工中大概只有十几个人,其次,工厂的领导意识到这一点,便让他们手写签到打卡,在大数据后台中就不再录入他们的签到信息。手机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工人们不用到达工作地点之后才收到老板下的通知,现在早上在家醒来后看一眼手机便可以提前预知到很多重要的消息。实践队员访谈的第一位家长是一名在就近工厂工作的工人,实践队员在与该家长的访谈中不难发现,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手机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在工作方面,家长表示,每天上班的很多重要信息,比如每天的值班人员的轮换、工作任务的变化、加班人员的名单等等,都是通过微信工作群通知,甚至每天的上班打卡也需要通过手机完成。谈到这一点时,家长反映,如果有一天在上没有带手机就去上班,可能都没有办法打卡考勤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昂扬斗志 展我风采——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三下乡”诗歌朗诵比赛圆满举

为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7月12日于涪陵清溪镇丰收村成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参…… 刘先容/文 谭冰 晏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让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意义,促进相关政策的实施。7月10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 刘先容\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课堂,筑梦成长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手

“在阳光下成长,在最温暖的集体,开始一生最真切的体验……”志愿者和小朋友的故事在清晰、响亮的朗诵声中拉开序幕。7月10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 令狐会/文 谭冰/图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深入清溪丰收村 精准扶贫助乡民

大学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志愿者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将“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7月9日,志愿者首先抵达清溪镇…… 令狐会/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最美青春在基层——访村官校友李永超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李永超,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2017年他选择了做一名村官,到基层到农村。现担任丰收…… 朱宗俊/文 令狐会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五四精神 薪火相传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他们争做有志青年,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于7月9日下午5时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 朱宗俊/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党员显风采 学习促成长——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深入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基层,带到了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凝聚大学生党员力量,处处展现党员风采。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此次实践活动……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用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更好传承文化根脉、文化基因,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开展了“扬传统之美,承经典之魂…… 令狐会/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政心向党--共治精神进社区
【政心向党——二十大精神进社区】2022年10月25日下午,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2022年12月12日,政心向党队开始了我们的社区探访活动。我们研究的重心是二十大精神对…
追寻农民精神生活发展历史轨迹
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农村现代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1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泽乡梓实践队的成员在青岛市徐村展开实地调研,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参观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青春活力伴我行
互联网作为联结人与人关系的一张大网,它使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失联。当实践队员问到该学生能否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时,该学生表示,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如果想长时间玩手机这也是不可以的,该学生一般在…
应用多样化,时间需控制
下午,实践队员走访到一名初中生的家中,此时该学生正在上网课,于是实践队员先和学生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因为疫情的影响,济南的中学都全面实行线上授课,学生妈妈表示,这样的教学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了,这…
前期充分准备,助力乡村实践
在进行实际访谈之前,实践队员首先找到国家颁布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原文件,并搜集了多方权威人士的解读内容以及媒体记者的报道,然后依托实践队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最终结合实践队员所在地的发展…
福泽乡梓聚星火
为进一步探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民精神生活的驱动作用,深刻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邃意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泽乡梓实践队于2022年12月11日走访了青岛徐村,采访当地居民,展开有关基层党组织…
繁荣乡村正当时
为进一步挖掘徐村基层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赜如何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进一步丰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泽乡梓实践队于2022年12月11日走访了青岛徐村,采访了当地居…
同心振乡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顺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庆祝…
【科学分析归理论,实地调研得真知】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情暖青苗实践队成员分工明确,以“双减”政策下内卷化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探究作为调研主题,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期刊网站等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并及时进行浏览、筛选、摘录,以有效提取…
【求知践实勇探寻,回归教育原本质】
问卷是调查法搜集资料的重要工具,是进行调查的基本前提。情暖青苗实践队就研究课题为内容,将相关文献与现实情况结合,整合出具有探讨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形成问卷。问卷以线下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发放,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