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威海锡镶制作技艺、探寻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12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开展实践。
探寻锡镶历史,感悟岁月沉淀
威海锡镶技艺发祥于清光绪末年,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达到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英租时期威海卫锡镶壶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要有明显的镂空,第二要有錾工的錾打工艺,第三全身都要有锡的显著特征。锡镶最早是在壶嘴部分,后来发展到壶身,又拓展到其他日常用具,如紫砂茶杯、糖罐、花瓶、咖啡壶、茶叶罐、牛奶罐等。
威海锡镶工艺在上世纪80年代曾获得工艺美术百花奖等殊荣。2009年9月27日,“威海锡镶制作技艺”被收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镶技艺见证了威海卫近半个世纪的殖民历史,表现着威海手工业者的技艺。
体验锡镶制作,感受传统技艺
锡镶制作过程非常繁杂,要经过熔炼、锻打、镂雕、镶嵌、抛光、拼接等十几道工序,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数最后的拼接部分。
在锡镶制作者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参与体验了基本的制作过程。实践队员用特制的锤头,在一块圆形的铜片上錾刻出花纹。

线上总结交流,增强传承意识
实践过后,实践队员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威海锡镶的历史,并和在其他地市进行社会实践的队员交流,比较不用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威海锡镶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艺,也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性民间艺术文化载体。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然而,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这项技艺并不了解。现代化的冲击,商品化的影响,也给像锡镶一样的传统技艺带来了挑战。好在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愿意学习锡镶,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这项技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自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非遗,珍惜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