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情怀
摘要:教育情怀是教师内心执念于教书育人的精神叙事,是教师执念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和坚守育人职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提升教师教育情怀境界,融聚教师执念坚守育人职业的内在力量和精神支撑,让教师在坚守教师职业中增强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整体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质量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情怀,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核心素养
正文:《现代汉语词典》释“情怀”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循依对“情怀”的认识,教师教育情怀也不是简单地呈现教师在育人实践活动中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和体验,而是用来表达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书育人的真诚、敬畏、责任和深沉的爱,表达教师对教书育人信念的坚守、教育理想追求的坚持,表达教师在精神领域里执着地追寻教育的生命意义和育人职业的崇高等。教师教育情怀是教师内心执念于教书育人的精神品性。虽然在人们的认知视野里教师是最具情怀的职业,并把诸如充满爱心、爱岗敬业及无私为他、忘我奉献等品质作为教师教育情怀的重要标识。但现实地讲,教师把育人做成有情怀的职业,或把敬业、爱心、奉献等品质转化为教育情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岁月”未必一定转化为情怀、荣誉或著作,也未必能“兑换”成情怀。
教师教育情怀并不抽象,一是需要教师以内心的真诚、信念的执着和忠于职守的责任心持之以恒地对待教书育人,只问诚心,只问执着坚持;二是需要教师勇于承担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不计名利得失,只问耕耘,只问敬业尽职;三是需要教师对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作誓言性的自我设定,并执着追求和坚守,只问初心,只问做到做好。执念于立德树人为本,欣然于教书育人为乐,寄情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用情于学生的智慧人生,育情于学生的人性向善,守情于师者的师道风范,就是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真性情,就是教师之于教书育人的生命之爱,就是教师的教育情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说到底是爱。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和学生,就不可能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这样的教师既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也不可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影响力。有了爱,教师才会淡泊名利,亲近学生,充满激情;才会享受课堂,深耕教材,探究教法,指导学法。“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让人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充沛的情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感慨于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到光明的人生奇迹,也应看到与她朝夕相处的莎莉文老师用爱点亮的烛火;我们感动于乌蒙山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美妙歌声,也应体悟旋律背后老师纯真而质朴的爱。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做传道受业解惑者。作为一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当之无愧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有本学科的扎实知识功底,讲透知识,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如果说专业功底是教师的看家本领,那么广博的知识则是征服学生的锐利武器。教师能旁征博引,课堂更引人入胜。教师如果能用渊博的知识跟学生交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展现自己多元的素质,则很容易让学生效仿与学习,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的师者典范。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是育人之本。师之无德,教之无效。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立德树人不仅仅只是德育老师的事,而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学生德行修养的道路上,在向善而行的旅途中,教师应义无反顾。教师不仅要做答疑解惑的传道者,更要做他们德行道路上的领路人,言传身教,传递品德之美,不遗余力地呵护学生思想中每一颗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世界。立德树人,不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且需爱学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身树德,不辱使命。
核心素养,植根教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该将六大核心素养贯彻落实下去。在学科教学中,注意知识与生活的可结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积极抛砖引玉,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更深层次的奥秘,不断开拓创新。在德育培养中,注重对人文知识的挖掘,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开展团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向上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我们经常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书育人,在细微处”道出了教师和学校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要关注细小的事,要特别注重从日常行为习惯等细微处开始培养孩子,一点一滴积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学习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生活中要关注每个师生的情绪、身体、心理等等,在此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在管理上也要注重细节,以免出现“蝴蝶效应”,对学校和师生中出现的小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大的问题产生。实践证明,课堂上要关注细节,生活中更要关注细节,在小事中育人。
教师的教育情怀本质上是人文精神和教育理想融合的产物, 它为教师拥有, 却指向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解放, 是一种朝着真善美的心理倾向。拥有教育情怀,是教师的第一门必修课,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和基础。滋养教育情怀,需要在行动中磨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精神品位,发挥身教的力量,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07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