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也在陕理工校内敲响。七月中旬,我们“岭南先锋·生态秦岭”实践团一行人放下暑假的快乐轻松的时光,决定背上行囊,踏上“三下乡”征程,深入灾害地区,决心再苦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迎着清晨的朝阳,队员们坐上车穿过山路到达茶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当地自然灾害地进行了勘察。掌握基本情况后,便前往茶店村委会,当村干部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王波书记十分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给我们讲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受灾面积,人员受伤情况以及应对措施。通过王波书记的介绍,我们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后来,在王波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到灾区山体塌方,植被破坏严重,附近部分房屋被覆盖,道路也被严重摧毁。之后,我们走访了村民,张贴了地质灾害的海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村民讲解预防地质灾害相关知识。
走访完茶店社区,实践团成员们又来到了钦家坝村,一到地方,村委会的支书王忠卫和副支书王正洪就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员们,并为队员们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情况以及滑坡处理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休息片刻,村委会成员带实践团队去灾害地考察,一路上随处可看到已无植被生长的滑坡点以及无人居住的交互错落的房屋被摧毁,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团队成员们也深刻感受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可怕的,可见滑坡的破坏性是非常的大。后期,成员们与周边住户展开了相关地质灾害的问卷调查,张贴了地质灾害的海报,并且成员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向群众普及了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避险小知识等。虽说花费了几天时间,但却是值得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基本宗旨。
最后一站就是汉坪村,据新闻报道,2021年10月9日汉坪村三、四组苍儿崖沟谷后部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区域长约510m,宽约130m,厚约10m。为了解当地泥石流状况并向当地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预防小知识,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在郭鸿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于7月30日顶着烈日一步一步攀爬到达泥石流灾害发生地。为全面了解泥石流灾害,队员们在郭鸿老师带领下使用无人机对泥石流发生区域进行全方位拍摄,拍摄结果显示地面坑坑洼洼,支离破碎。紧接着队员们就利用专业课知识和郭鸿老师讨论了汉坪村泥石流发生原因:有便于积水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土石混合物;且陕南地区常年降雨量多。
与村民进行了促膝而谈后,我们与当地村民也从一开始的生疏冷漠到后来热情交流。走遍了一个接一个住宅虽然我们也经历了村民的很多不理解与拒绝,但我们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反而志气高昂。后来从第一户村民开始我们慢慢的摸索如何与各个年龄段的村民交流,终于在第五户村民那里掌握了经验,那户村民热情招待了我们并向我们讲解了当地滑坡情况。从那之后我们的走访越来越顺利,从村民口中得知当地村干部以及南郑区区委对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极度重视,他们会不定时检查汉坪村灾害防治工作。走访一周下来,村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表示他们会积极同政府做好对配合,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注重生态建设,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灾害无情人有情,当地乡政府负责人对每个村民家里的情况都很关心了解,能够准确的照顾到每一个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在灾难发生后积极的为他们建立避难场所并及时的修建顺坡与导流堤,以防泥石流灾害的再次发生。在党和政府的关照下,我们一定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灾害,还给当地人民一个美丽的家园。
在“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从一开始的艰难坎坷,不被村民相信,与村民沟通的艰难,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到之后与村民的侃侃而谈。从中我们感受那淳厚质朴的乡味。即使遭遇再大的生活重创,他们也依旧乐观豁达的生活,即使生活再苦,也不喊累,不喊苦,我们被他们这种生活态度所折服。这次旅程的结束也是我们新旅程的开始,新态度的开始。我们知道要将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处。要学会奉献别人,给困难中的朋友施以援手,共同营造真善美的环境氛围!这也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最真切的感受!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8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